博弈论与霍布斯问题——兼答陈晓平教授的批评论文

博弈论与霍布斯问题——兼答陈晓平教授的批评论文

ID:25628091

大小:6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1

博弈论与霍布斯问题——兼答陈晓平教授的批评论文_第1页
博弈论与霍布斯问题——兼答陈晓平教授的批评论文_第2页
博弈论与霍布斯问题——兼答陈晓平教授的批评论文_第3页
博弈论与霍布斯问题——兼答陈晓平教授的批评论文_第4页
博弈论与霍布斯问题——兼答陈晓平教授的批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弈论与霍布斯问题——兼答陈晓平教授的批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博弈论与霍布斯问题——兼答陈晓平教授的批评论文【内容提要】博弈论是当代数学的一个很重要学科。它应用于社会科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统一场论”,而霍布斯问题是伦理学和科学伦理学的关键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力图运用博弈论来解决霍布斯问题,说明经济人怎样能够成为伦理人,说明功利、正义、仁爱、环保等道德原则怎样通过理性人之间的博弈而产生,并由此指出多元的系统主义的伦理学在逻辑地位上并不亚于一元论的功利主义伦理学,以此来回应陈晓平教授对我的批评。【关键词】霍布斯问题/原初状态与无知之幕/博弈论【正文】伦理学有几个经久不衰的问题.freel)这个提法是社会学家帕森斯于1949年和哲学家哈贝马斯于1981

2、年首先使用的,它可以表述为“社会秩序(以及伦理规范)是怎样可能的问题”(〔1〕,p.280)也可以表述为个人利益的价值判断如何能够推出社会义务价值判断?简单地说就是“经济人”怎样能够变成“伦理人”的问题。历史上有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洛克、帕森斯和哈贝马斯认为,经济人是不能推出伦理人的,“义务……是不能仅仅从目的理性的论述中推论出来”。(〔1〕,p.282)因此伦理规范应该另寻它的出发点。亚当·斯密找到了“社会同情心”洛克找到了“人类天生的平等”,某些马克思主义者找到“公有制”和“阶级友爱”等等。但是,许多哲学家还是认为霍布斯问题有解,可以从经济人的前提中推出伦理人的结论,这样来解决

3、霍布斯问题的,可以找出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这就是,近代的霍布斯“自然状态”模型;现代的罗尔斯“原始状态模型”和最新的“博弈论模型”。一、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模型霍布斯(T.Hobbes,1588—1679)认为,在伦理规范出现之前,人类之间处于自然状态:(a)自然创造人类,人类在能力上大致平等,这就产生希望的平等,若两人欲求相同的排他的事物,这事物不能为他们共享,于是他们便成了敌人。(b)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自然权利,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和为了自己利益得到满足,对世界上每一样事物,甚至包括别人的身体在内,都有处置的权利,将它们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不当作目的本身。这样人们彼此必然相互摧

4、毁、相互掠夺,包括剥夺别人的生命、财产与自由,就发生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于是人类的生命是“孤独的、贫穷的、凶残的、充满恐惧的和短促的”。问题如何解决呢?人们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必须订立防范人们之间过度相互竞争的社会契约。正是导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那个同样的自利驱动力,即对生命安全和舒适生活的渴望与欲求以及对“死的恐惧”(它的作用如同牛顿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一样),导致人们走出自然状态,达成和平共处、相互合作的协议:每个人放弃别人同样愿意放弃的那一部分权利,满足于具有他所答允给别人同样多的自由。这就产生所谓平等权利、平等自由的正义原则。理性能帮助我们制定这样的原则。当然这里暗含了

5、一个前提,那个协议的各方都是自由人,没有人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这样权利的平等转让就是社会契约。由此而产生“公道(正义)”、“互惠”、“和顺”、“宽恕”、“正直”、“慈爱”、“平等”等道德信条。总之,霍布斯力图从自利的个人(Self-interstedindividals)即生命自我保全(Slef-preservation)这个公理中推出一切道德原则,正像物理学家从牛顿的万有引力中推出一切行星运动规律一样。但人是自利的,谁来保证人们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撕毁协议?霍布斯认为,这就需要一个有绝对权威能使臣民绝对服从于它的政府来监督协议的执行,对违反协议者进行惩罚与制裁。他称这个政府为“利维坦

6、”,即圣经记载的“海上怪兽”,是至高无上的“上帝代理人”。可是组成政府的那些人也是自利的,他们有了权力更加可以胡作非为,谁又来监督政府秉公办事并尊重人权?霍布斯没有回答这个难题,他陷入困境,用系统论的语言来说他由于只相信“他组织”不相信“自组织”,便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用逻辑学的语言来说,自利的个人或“经济人”这个前提是不能单独地、完全地推出各种伦理原则或伦理人的论述的,必须附加上某些辅助前提或辅助假说才能解释人类的基本的伦理现象。自利的个人是道德推理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是第一的原则而非唯一的原则。霍布斯强调这个前提是完全正确的。他的错误在于当他不能由“经济人”单独导出“伦理人”的时候

7、加进了一个强权政府,不但不能消除这个逻辑鸿沟,而且加深了这个鸿沟。荀子的《礼论》与霍布斯的《利维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视自利的个人为伦理礼义的出发点。荀子曰:“礼起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这就是霍布斯所说的“两人欲求相同的事物而成为敌人”)争则乱,乱则穷。(这就是霍布斯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结果导致“人类的生命的孤独、贫穷、凶残、恐怖和短促”)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