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

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

ID:25631018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1

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_第1页
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_第2页
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_第3页
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_第4页
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 随着规模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努力提高其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本人经常深入乡村,走村患户,深入场户,实地观察、亲手实践,掌握了大量资料,我认为要提高规模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标准化建场、建圈舍  首先要选择合理科学的场址。猪场一定要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电力方便、交通快捷并远离污染的地方。如地势低洼、道路坎.L.坷或建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不仅阴暗潮湿,而且进出困难,最重要的是不能给生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势必带来一定的麻烦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标准

2、化猪舍是规模化养猪的必备条件。选择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是提高猪的生产水平和养猪效益的关键所在。一定要根据种公猪、繁殖母猪、仔猪、育肥猪的生理特点,建造科学合理的猪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地形、地质情况、建筑材料等适当调整,做到科学合理、经济适用。  2.优质化引种  猪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猪的生长速度,繁殖性能等。就以育肥猪场而言,三元、四元杂交猪种就比低代杂交猪生长速度快,从出生到90kg一般4~5个月就可完成,而一般猪种6个月也长不到90kg。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些户养的猪8个月、满年甚至1年多才出栏的现象屡见不鲜。实践证明,每头良种猪比一般猪最少多收入

3、300~500元。  目前,世界上已有的猪种我国都已引进回来了。杜大组合是当前全国普遍应用的最佳组合。我省基本沿用了这套组合。这套组合特别适用规模养猪场。  3.疫病防治  认真搞好疫病防治是经营好规模养猪场的关键。经营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1规范引种  首次引猪时必须到正规的猪场。必要时可先做血液检查,确保无病无疫时方可作出引种决定。装车前还需带全免疫档案、检疫手续等。进场后密切观察一段时间。  3.2正确免疫  首先制定科学适用的免疫程序,一定要结合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及本场实际情况,应用最新研究成果制定免疫方案。不能照抄、照搬书本上的东西。避免因免疫带来的应

4、激反应和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浪费及不应有的损失。  当然免疫程序是要依据时间和本场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及时修改的,也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一旦确定了免疫程序,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具体实践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时,按要求,按说明书的剂量认真搞好免疫。实贱经验得知,免疫剂量上,一般常见病如猪瘟注射、鸡新城疫的饮水免疫,都要加大2~5倍甚至8倍。饮水免疫还要考虑药物的浪费问题。否则,剂量不足就会带来抗体水平太低,起不到防疫的目的。  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考虑母源抗体干扰、猪场的发病史、免疫途径、季节、不同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等诸多因素。  3.3预防用药  一些疾病,如仔猪黄

5、、白痢,只要事先在饲料中加入药物,完全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为了预防常见病,一般养殖场都定期或不定期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粉、黄芪多糖粉、氟哌酸粉、环丙沙星粉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3.4严格消毒  搞好消毒工作是保证猪群健康和正常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根据季节变化和疫病流行情况,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进出车辆、人员、养殖环境、养殖器具、猪体表面进行彻底完全的消毒。切不可怕麻烦而忽视了这一工作。  当然要建立一整套的消毒制度,并做好记录。  4.科学饲养、规范管理.L.  首先为生猪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尽量避免过度拥挤、空气污浊、温度偏高或偏低。  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空

6、气卫生状况,饲养密度大,猪只散发出来的热量多,舍内气温就高;但湿度、灰尘、微生物、有害气体的含量就会增高,噪音强度也会加大。  一般合理的饲养密度是:断奶仔猪0.5~0.8m2/头;育肥猪1~1.2m2/头;繁殖母猪1.5~3.2(带仔母猪)m2/头。种公猪应依据实际情况稍大一点,以创造宽敞的活动空间。  温度:空气温度是影响猪只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猪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的各种环境温度下,无论是在严寒的冬季,还是酷热的夏季都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来保持体温的恒定,但是这要消耗很多的热量,既增加了日粮的消耗,又影响了营养状况,轻则日增重下降,严重时可以引发疾病甚至死

7、亡。各种年龄的猪只适宜温度是:  断奶仔猪:28~22℃;繁殖母猪分娩前:18~20℃、分娩期间:25~26℃、分娩:1~23d25~20℃,值得注意的是初生仔猪保育舍的温度应保持在:30~28℃,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到24℃。  相对湿度:猪舍内要保持合适的湿度,假如过大,可以减弱机体的抵抗力,是发病率提高。髙湿有利于各种病原菌的繁殖,仔猪副伤寒、丹毒、仔猪黄白痢、疥癣和其他寄生虫都很容易蔓延。一般60%~70%即可,但肥育猪相对高点应在70%~75%。  ①通风:是猪舍降温放热的有效措施,即可排除舍内的热量,又能改善空气污浊度,保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