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

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

ID:2563859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1

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_第1页
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_第2页
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_第3页
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_第4页
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摘要]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在的环境和历史背景都分不开,电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同样如此。我国特定的环境,使电化教育成为中国特色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有独特性。在其他学者对电化教育发展史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便人们对我国电化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电化教育;发展历史;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G434[化教育辅助教学设施的建设和开设电化教育课程,许多学校还建立电化教育专业培养电化教育人才。这一时期各种研究电化教育的论文和期刊都迅速增加,广大学者开

2、始加强对电化教育实践和理论各方面的研究。同时,国外教育技术的概念引入中国,引起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提出将中国的电化教育改名为教育技术。1990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的北方地区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首次提出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设想,展示了课程计划,引起了激烈的争论。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电化教育专业改为教育技术学专业。[12]至1993年教育技术学科已建立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L.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些信息

3、技术对人们信息素养及学习绩效的影响。教学辅助设施趋于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教学内容存储和传输方式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也不断变化。研究领域除了教学辅助设施建设方面的研究,还涉及课程资源设计和建设的研究、媒体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13]方面的研究等。但这些实践领域的可喜变化后面却隐含着各种理论研究的争论,特别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逻辑起点、基础理论、理论框架及未来发展等问题。  四、电化教育发展的特点  中国电化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与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紧密相关,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特征:  1.两条轨迹的交会。我国电化教育形成

4、是由两条路线交错而成的:第一条是新兴的电影工业走出的反西方电影入侵路线;第二条是具有留学背景的教育人士和与国外有较密切联系的教育机构主动借鉴和引入西方视听教育手段的路线,旨在提高民众素质,发展自身。[14]  2.从民间到政府部门的参与。中国电化教育的出现首先是由社会爱国人士发起的,是为了在当时国内文盲比例高的国情中大规模教学,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救国救民而产生的,在以后的发展中才逐渐由政府部门参与、指导发展起来的。  3.由社会进入学校。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首先是由社会开始,然后进入学校逐渐形成现在学校教学和社会教育两条路线的发展。中国教育技术学的产生是从当时

5、社会平民教育开始,之后由于特殊原因只有个别学校参与。电化教育建立初期的人才培养大多是社会组织性的,不定期的培训。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电化教育在学校内快速发展,建立电化教育专业,到1993年才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  4.目的的变更在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其目的在逐渐发生变化。原来,电化教育的目的只注重教学的规模,后来,发展为既重规模又重效果,到现在,不仅注重教学效果而且还注重信息素养。电化教育目的的逐渐变化是由于国内环境的变化所致。初期,电化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急需提高高比例文盲民众的素质和技能,以抵抗列强的入侵及满足国内生产发展的需要

6、。此时电化教育为运用电气之动力以实施各种教育,能以最短之时间,支配最广之内容,以最少之物质,发挥最大之力量(陈礼江,1940年)。[15]随着发展的深入不仅注重规模而且注重效率(电化教育是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采用形象教具、声音教具、形象教材、声音教材、形声皆备的形声教具、形声教材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扩大教和学的范围的活动。孙明经,1982年[16])。2001年发布的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表明我国人口的粗文盲率(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③在这种条件下如何使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则为重要目

7、标。[17]目的的变化说明电化教育的发展特别关注社会需求。  5.外延不断扩大。伴随着目的的变化,电化教育研究的外延在不断地扩大,特别是名称改变之后。电化教育发展初期的研究大多偏向于技术的应用研究,后来逐渐走向课程和教学方面的研究。随着研究外延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出口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在学校就职的工作人员不仅仅是教辅人员,还可以成为教学人员(信息技术教师)。研究外延的不断扩大,是导致教育技术学与其他学科间存在争议及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体系建立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6.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在中国电化教育的名称和学术内涵确立之前,已有关于电化教育理论和实践

8、方面的研究,而且还有公开期刊。如1933年上海群学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