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

《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

ID:25643490

大小:77.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1-21

《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  _第1页
《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  _第2页
《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  _第3页
《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  _第4页
《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  _第5页
资源描述:

《《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摘要:本文试图对《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及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进行初步分析,对先秦哲学中的语言哲学所关涉到的问题作一点探索性的研究,看先秦部分思想家考察了汉语言的哪些方面的特征,为我们反思现代汉语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提供某些启示。关键词:易传;儒家;道家;语言哲学AstudyoflinguisticphilosophyinYizhuan:simultaneouslyonth

2、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DaoismandYiinlinguisticphilosophyAbstract:ThispaperattemptstomakeaprimaryanalysisonthelinguisticphilosophyinYizhuan,ConfucianismrepresentedbyConfucius,MenciusandXunzi'sthoughts,andDaoismrepresentedbyLaoziandZhuangzi'stho

3、ughts,andmakeatentativeresearchontheissuesrelatedtolinguisticphilosophyinthepre-Qinperiodphilosophy,tostudyethinkersofthepre-Qinperiodhadexamined.ThispapersuppliessomeinspirationforustointrospecttherelationshipbetodernChineselanguageandmodernChineseph

4、ilosophy.Key;Daoism;linguisticphilosophy一、问题的缘起众所周知,自从20世纪初期大量地引进西方学术理念、语汇之后,中国学术的失语状态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然而,只到当前,我们对这种失语状态才有了真正思想的自觉。当前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再思索,是学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自己民族学术形态进行再思考的一个侧面的反映。哲学,这一完全移植过来的新学科,已经解构了传统的经学、义理学。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解构,传统学术在新的话语形式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5、。在20世纪“中西古今”的对话中,哲学这门新兴的学科已经获得了中国自己的形式。因此,我认为,现在谈论中国有没有哲学已经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了——即使从20世纪算起,我们不能无视这近一百年所形成的新的学术传统,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肯认这种新的学科的身份?我个人认为,寻找当代中国哲学自己的话语系统,是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也将是治疗当代中国哲学界学术失语症的一种尝试。语言虽不是思想表达的唯一方式,然而哲学的思考与表达是离不开语言的。我们很难想象一种没有自己民族语言的哲学。从思想的建构与

6、表达的角度说,哲学就是对语言的一种重构,或者说哲学就是借助语言的媒介建构自身。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促使很多学者对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使语言哲学成为20世纪的显学之一,而且对形而上学的许多问题进行了解构。早期的海德格尔曾经夸张地说:“语言是存在之家”。可见哲学与语言的密切关系。我在这里借用的“语言哲学”一词来分析《易传》中的哲学语言观,是在广义的语言哲学的意义上来使用“语言哲学”这一范畴的——对语言的哲学思考皆可以看作是语言哲学的思想,目的是想借助现代西方哲学的新视野来考察中国古

7、代哲人对语言的自觉程度,为寻找中国哲学的语言表达提供一种思想史的借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高度地肯定了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对自己民族语言的清理工作,称他在打扫德国语言的“奥吉亚斯牛圈”(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第7—8页。“路德不但打扫了教会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而且也扫清了德国语言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创造了现代的德国散文,……”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18世纪的中国汉学家对自己民族的语言问题亦有相当清醒的理论自觉。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汉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语言哲学和解释学的命题:“由字

8、以通词,由词以通道”。在对宋明理学的具体命题进行批评之时,还专门对汉语的语法进行了形式化分析,对“谓之”与“之谓”两种主谓句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差别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汉语语法形式化分析之先河。20世纪初期的白话文运动亦可以看作是中国哲学与思想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的语言学运动。然而,20世纪前七十年,由于中国社会的主题集中关注于对西方先进制度与科学技术的学习,来不及思考中国文化的自身特性。更无暇顾及西方近现代哲学中的语言哲学了,因而也就不可能认真地省视中国哲学传统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