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

ID:25696657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2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_第1页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_第2页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_第3页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_第4页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家其实是在回答着同样的问题,有着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根本问题的关注和思索。但是,东西方哲.L.学家回答的方式和结论的取向却是相去甚远。正因如此,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哲学形态和表达形式,为全球化交流背景下的现代学者借鉴和利用多种哲学研究形式观照哲学提供了可能的资源;但同时也使得在研究不同形态的哲学时尤其需要依循和关注其本有的特质。本文仅从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来观照中国古代哲学的殊相。    一、认知对象的混成性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家其实是在回答着同样的问

2、题,有着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根本问题的关注和思索。但是,东西方哲.L.学家回答的方式和结论的取向却是相去甚远。正因如此,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哲学形态和表达形式,为全球化交流背景下的现代学者借鉴和利用多种哲学研究形式观照哲学提供了可能的资源;但同时也使得在研究不同形态的哲学时尤其需要依循和关注其本有的特质。本文仅从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认知特质来观照中国古代哲学的殊相。    一、认知对象的混成性    西方哲学家在思索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时,很早便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区别。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便是以此为前提喊出重视人的响亮口号,苏格拉底由此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命题,至此,对世界本原与对人自身的认识

3、均产生,物质与精神、客体与主体二分的思维取向初步奠定,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西方近代哲学推波助澜了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开始,西方近代哲学家先是揭示二者的差别,后来走向极端,把二者对立起来,德国古典哲学则进入了寻求二者统一的时代。不过这种统一,是以主体湮没客体为代价的,对人的关注是以人独立于自然之外甚至是凌驾于自然之上得以呈现的。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充分张扬了人的主体性。因此在西方哲学家的认知视野中,有着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二分,并明确地意识到主体、主观和客体、客观遵循着各自不同的规则,分属于不同的领域。  而在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上,哲学家们整体上倾向于

4、主客体之间的融合,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论证和阐扬这种融合,最典型的命题莫过于天人合一。哲学家们总是把认识主体的人与自然之天混成一体,以至以人通天和以天观人,一般不会把人置之自然之外。儒家学者孟子便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心、性、天是可以贯通的整体。董仲舒则对天人合一思想予以系统的论述,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①道家学者则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人、地、天、道、自然遵循着相同的法则。庄子甚至把人与外界完全融为一体,提出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5、?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的疑惑,追求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不过儒家将天人合一赋予道德意义,而道家则是纯粹而非德性的。当然,中国哲学史上也有天人相分的思想,如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②,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③等,但它们就像西方哲学中的天人一体思想一样,没有形成主流,只起绿叶点缀鲜花的作用。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哲学家所理解把握的认知对象是混成性的、整体性的,没有明显的主客之界,既可以把对象世界完全收摄为一心,也可以把人心归之于世界。正如《中庸》所言: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

6、地参矣。④正因如此我们很难用西方哲学中发达的理性认识论来理解和解读中国古代哲学,因为在中国哲学家那里基本上找不到有明确界限的认识主体和客体来研究,他们的认识对象是涵括了人本身在内的全息世界。    二、认知范畴的意境性    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家认知对象的混成性,使得中国哲学家很早便注意到意识表达的外壳语言的不可靠性,较之西方哲人,中国古代哲人对于语言的局限性有着更普遍的清楚认识因此自觉地不追求概念的绝对抽象性⑤,故而中国古代哲学家并不刻意追寻认知范畴逻辑的科学界定,更少从事认知范畴间的逻辑推定,从未像西方绝大部分哲学家那样以范畴为纽带构筑自己庞大的哲学体系。恰恰相反,中国古代哲学家所

7、提出的认知范畴具有很浓的意境性特质,范畴提出的当时或运用的时候总是与具体的事情或背景相关联,很难找到中国古代哲学家专门对某一范畴予以纯粹抽象的界说,这也使得中国古代哲学中许多通用的范畴呈现出多义性、模糊性。  道家学者对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有着十分自觉的意识,道家的著作较之其他各家读起来难度更甚,连西方学者也因道家文本中许多范畴的抽象性而认其为是哲学。殊不知道家学者并未如西方学者所想,是要去创立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具备严谨逻辑性的哲学范畴体系,而是建基于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