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思考管窥国内的物流业

深入思考管窥国内的物流业

ID:25697695

大小:51.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深入思考管窥国内的物流业_第1页
深入思考管窥国内的物流业_第2页
深入思考管窥国内的物流业_第3页
深入思考管窥国内的物流业_第4页
资源描述:

《深入思考管窥国内的物流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张震--深入思考管窥国内的物流业 近两年来,物流热潮席卷全球,中华大地也对此趋之若鹜。许多大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物流中心的构想,上海则把战略发展重心指向国际物流中心。在这样一个热潮中,企业、政府是否真正的把握了现代物流的内涵呢?会不会因为跟风而产生诸如网络一样巨大的泡沫呢?笔者通过对上海物流行业发展态势的观察与调研,发现在该产业的发展趋向上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首先,现代物流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所谓物流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由运

2、输、存储、包装、配送、装卸搬运等若干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子系统集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其最早起源于美国30年代的实物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50年代该概念引入日本,译为物流;二战期间,美国军事部门发展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涉及运输、存储和采购间的统筹安排和系统管理,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流通等各环节,从此开创了现代物流。有人提出现代物流实际上就是把IT技术和传统物流结合起来,从中国现实的实践看大多数物流企业也的确遵循着这一发展模式。实际上,现代物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其包括了以下重要特征:即物

3、流系统化,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物流信息化和网络化,物流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化。  其次,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就中国的现状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统物流是工商企业自己办物流,“小而全”、“大而全”。现代物流则是“第三方”物流,即专业物流公司从事的物流业。第二、传统物流业中,运输、仓储、货运代理企业等物流各环,节各自为政,互不越界。即使单就运输业而言,也是海陆空各分天下,从而使该产业被四分五裂,不成为产业。而现代物流业要整合资源,使之充分、高效而又协调地有机连接运行。第三、传统物流业只是由生产企业到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物流运动,而现代

4、物流业更多的是厂商直接与终端用户打交道。  认识现代物流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寻求到具有附加值的物流部门,同样就发展一个物流中心而言,发展具有附加值的物流产业也是根本所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物流产业流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即经济学上的交易成本。现代物流的目的正在于较少这些交易费用,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那么什么样的物流部门才是具有这样潜质的部门?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涉及的具体领域会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据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特征,选取比较优势,发挥区位优势。就中国国情的现实来说,跨国采购配送与航运应是最具这样潜质的部门。  笔者所言的跨国采购配送是具有广阔内涵的,既包括工业企业的零配

5、件配送,又包括商业企业的商品采购配送。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大量抢滩登陆中国的现实背景下。物流业是与制造业相辅相成的,外国工业企业在中国设厂兴业是看中了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利用人力资本优势也将成为我们发展工业零件配送的竞争优势所在。国际上流行的外包(outsourcing)实质也是如此。商业企业商品的采购配送也是异曲同工。另外,希望指出的是在这一产业链条中,我们决不是固守既定分工格局,而要在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实现国际产业竞争力的转移。  在交通运输行业中,水路运输即航运的作用是其它运输方式所不能及的。随着中国基础设

6、施的不断完善与造船工业国际分工格局的改变,中国的航运业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并在国际竞争中显示了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同时由于中国内地市场的广大和所处亚太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国际航运中心在不知不觉中向中国内地转移。丹麦马士基集团将亚太配送中心迁往上海的举措即是明证。同时现代物流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当代中国,具有如此实力的企业实在少而又少,笔者以为象中远集团、迪辰集团这样的航运集团是最具有相对竞争力的。  从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看,整体还不发达。统计数据显示,物流费用占GDP比重相对很高,占我国GDP的3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一般仅占该国G

7、DP的10%——12%。这意味着每年有20%的资源白白浪费在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当中。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寻求一种能够加快产业发展的合适模式。  产业政策倾斜战略:在发展物流产业上,政府应在政策制定上给予适当倾斜。虽然从各国的历史实践来看,产业政策实行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但笔者相信只要依据国家比较优势与企业自主能力,政府还是可以制定出合适的产业政策的。当代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推动加上政府的外在引导。即政策的制定目的仅在于引导,而且要服从法律、依托法律,同时这也将是后WTO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政府可在产业政策导向(避免

8、无序竞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