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砷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机制

亚砷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机制

ID:25708622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亚砷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机制_第1页
亚砷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机制_第2页
亚砷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机制_第3页
亚砷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机制_第4页
亚砷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砷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亚砷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机制作者:赵文韬,王严庆,汤为学【摘要】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光镜、电镜、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亚砷酸钠对BGC82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亚砷酸钠均可有效抑制BGC823细胞生长,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中效浓度为4.86μmol/L。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亚砷酸钠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均出现G2/M期阻滞。形态学观察显示亚砷酸钠作用72h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和坏死形态学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发现亚砷酸钠能显著上调细胞Ca

2、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亚砷酸钠对BGC823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和坏死,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ROS的清除,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关键词】亚砷酸钠;胃肿瘤;凋亡;Caspase3AntitumorMechanismofSodiumArseniconHumanGastricCarcinomaCellLineBGC823inVitroKeyarsenic;Stomachneoplasms;Apoptosis;Caspase3近年来我国学者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作为抗肿瘤药物

3、临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得到了满意的疗效,表现出完全缓解率高,副作用小、无骨髓抑制等特点[1]。本实验以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为研究对象,观察亚砷酸钠对BGC823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亚砷酸钠可能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为低分化腺癌细胞株,由重庆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提供。亚砷酸钠注射液(10ml:10mg(As2O3)及90mg氯化钠)购于哈尔滨伊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11230);RPMI1640购自HyClone公司;四甲基偶氮唑蓝(M

4、TT)、RNA酶(RNase)、碘化丙啶(PI)购自Sigma公司;鼠抗人Caspase3单克隆抗体为SantaCruz公司产品。流式细胞仪(型号:FACScan)为美国BD公司产品;透射电子显微镜为日本Hitachi公司产品。1.2细胞培养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实验时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1.3MTT法检测将BGC823细胞密度调整为5.0×104/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200μl。实验设空白对照组、细胞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加亚砷酸钠,浓度分别为

5、2.50、5.00、10.00、20.00、40.00μmol/L。空白对照加培养液,不加细胞。每组5个复孔。分别培养24h、48h、72h后,吸去培养液,每孔加入无血清的培养液200μl和MTT(50mg/ml)20μl,继续培养4h后,吸去培养液,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200μl,用酶标仪测定570mm波长处吸光度(A)值。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均值。参照亚砷酸钠作用BGC823细胞后,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和坏死形态学改变。部分细胞坏死表现为细胞肿胀变大、变圆,微绒毛、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肿胀扩张;胞膜、核膜不完整;核溶解、碎裂。部分细

6、胞凋亡表现为细胞皱缩,细胞密度增高,染色质聚集,成新月形,核固缩;细胞边缘胞质突起呈芽泡状,从细胞主体上脱离,有的含有染色质团块,形成典型的凋亡小体,见图1。2.2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亚砷酸钠作用后的BGC823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细胞明显增加,对照组和亚砷酸钠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HSCORE得分分别为2.210±0.033、2.794±0.056,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图2。2.3MTT分析不同浓度的亚砷酸钠作用不同时间对BGC823细胞的抑制效应,见图3,由图可见亚砷酸钠对BGC823细胞有明

7、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亚砷酸钠作用BGC823细胞72h的IC50为4.86μmol/L。表1亚砷酸钠对BGC823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注:*、**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4细胞周期分析亚砷酸钠作用不同时间后,BGC823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见表1,由表可见亚砷酸钠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均出现G2/M期阻滞,即表现为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增高,以72h时G2/M期阻滞最明显(P<0.05)3讨论本实验MTT法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亚砷酸钠

8、(2.50~40.00μmol/L)均可有效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Chen等[4]报道(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