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ID:25742929

大小:90.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22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第1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第2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第3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第4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第一篇:《《五柳先生传》2004-2011年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五柳先生传》2004-2011年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课内文段1(青海省·2011)(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13-17题(13分)【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节选)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2)造饮辄尽14.下列句子中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亲旧/知其/如此B.咨/臣以当/世之事C.今齐/地方/千里D.前人/之/述备矣15.乙文提到令“臣”感激的

3、两件往事是和(用四字词语概括),并在乙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所表达的志趣同的句子。(3分)16.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2)遂许先帝以驱驰。17.“不求甚解”现在多指学习不透彻,工作不深入。而五柳先生为什么“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答案:(二)13.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往、到(3)长,指身高“”通“御”,抵挡(须写出所通的宇并解释)(每小题1分,共4分)14.A(2分)15.三顾茅庐临危受奇(互盒I)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分)16.(1)这话大概说的就是黔娄这类的人吧?(1分)(2)于是就答应为先帝

4、奔走效劳(1分)17.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这与他的“不慕荣利”的人身志趣有关。读书不在谋利,而在于满足求知和精神的享受,所以“不求甚解”。(2分,意思接近即可)2(温州市·2011)(二)(14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

5、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每有会意(2)性嗜酒(3)期在必醉(4)既醉而退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3分)A.亦不详其姓字B.其如土石何C.亲旧知其如此D.食之不能尽其材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0.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答案:(二)(14分)17.(4分)(1)体会、领会(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18.(3分)B19.(3分)不为贫贱而忧愁,不

6、热衷于发财做官。20.(4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3(肇庆市·20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9~13小题。(15分)(甲)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

7、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哪里B.或置酒而招之或:或许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D.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10.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3分)11.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3分)答案:93C103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113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每点1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