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论加强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ID:25747841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2

论加强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_第1页
论加强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_第2页
论加强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_第3页
论加强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_第4页
论加强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加强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加强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有人预言,德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灵魂。(注: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新世纪对德育的期待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德育作为拯救道德滑坡和心灵异化的文明活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需求。谈起我国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让大学感到满意的是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特别是理科知识方面。另外,城市学校在外语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近年来也成绩卓著。但是,这些突出的成绩却不能掩盖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让人最不满意之处,除了我们的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外,还有一个值

2、得深切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学校德育。  论加强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有人预言,德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灵魂。(注: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新世纪对德育的期待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德育作为拯救道德滑坡和心灵异化的文明活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需求。谈起我国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让大学感到满意的是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特别是理科知识方面。另外,城市学校在外语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近年来也成绩卓著。但是,这些突出的成绩却不能掩盖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让人最不满意之处,除了我们的学生在创新

3、能力、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外,还有一个值得深切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学校德育。实际上,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向十分重视德育,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但德育的实效性却不尽如人意。在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上,缺乏显著的效果。我们培养的学生,有些人尽管学习成绩出类拔萃,但他们对祖国的感情及个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水准,却令人忧虑。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究竟是崇尚国家利益还是崇尚个人利益?能否做到遵纪守法、关心集体和他人?能否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等等。这些是比文化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问题。

4、但我们的教育却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少数一些所谓尖子生身上表现得可能更为突出。正如一位有识之士所说: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功利化影响,使得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下降。一些人在学校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却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应有的道德涵养。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既要坚持扩大开放,重视吸收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同时还应该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

5、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今世界上惟一持续发展而未遭中断的文化,她既有悠久

6、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更强调如何修德和做人,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早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国外的华人学者就曾批评中国的教育有缺陷,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ABC很好、XYZ很好,也懂得美元、英镑,就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也不知道《史记》《四书》,这样的人能不能为中国服务?能不能为中华民族服务?时至今日再来审视这种观点,我觉得批评得很深刻。那种对祖国的地理和民族的历史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人,怎么能指望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民族产生深厚的感情?怎么可能在学有所成后为自己

7、的国家和民族服务呢?在中小学教育中,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德育作用,它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最基础的、不可缺少的内容。最近,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面对不争气的年轻一代,提出了一个新加坡能否富过第三代的问题。他说,新加坡新一代华人子弟思维西化,华文水平很低,讨厌学习华文并连带讨厌它所承载的华人文化。因此现在的第三代新加坡人,长相是亚洲人,但内在素质却受英

8、文教育影响,思想观念全是西方那一套。教育的基本职责是传承文化,帮助青少年一代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热爱民族优秀文化并继承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这是教育不可或缺的责任。毫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