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留洋士绅眼中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

晚清留洋士绅眼中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

ID:25755381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2

晚清留洋士绅眼中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_第1页
晚清留洋士绅眼中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_第2页
晚清留洋士绅眼中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_第3页
晚清留洋士绅眼中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_第4页
晚清留洋士绅眼中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清留洋士绅眼中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晚清留洋士绅眼中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晚清留洋士绅眼中的西方新闻传播事业【摘要】晚清时期,开明人士或因个人谋生或因国家派遣走出国门,去看看西方世界。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日记、游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付梓印行,这其中就包括对西方新闻传播事业的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有对西方报纸的种类、形态、内容、发行网络进行描述,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开明士绅对西方新闻思想同样有所评论。通过这些早期出国考察的学人、士绅、官员的传播,中国传统新闻传播事业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吸收借鉴了西方的一些新闻思想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晚清出洋士绅西方新闻传播事业    今日的世界是一个迅速缩小的世界

2、。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地球上各地的距离变得越来越短,人们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方便,地球村时代随之到来。其实不仅仅是今日,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张骞使西域、马可波罗游中国、哥伦布环球航行等等,这些名字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历史也是它打开眼界和走向世界的历史。  中国曾经一度闭关锁国,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鸦片战争再一次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睛。林则徐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他们二人都未出过国门,但是毕竟也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林、魏之后,中国才开始有读书人走出国门,到欧美日本去学习、访问和工作。容闳、王韬、

3、黄遵宪和严复等人,算是最早的。①之后政府派出了外交使节,如志刚、郭嵩焘、黎庶昌、曾纪泽、薛福成等;考察外国政治、法律专使,如戴鸿慈、载泽等;这些人既然去了西方就不能不接触近代的科学文化和政治思想,也就不可能不在中国发生影响。②这些人都在游历、考察、外交活动后,留下各种著作,这在当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钟叔河先生将晚清这些出洋士绅所记载的见闻汇编成《走向世界丛书》,现在看来,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本文以《走向世界丛书》为线索,分析晚清出洋士绅对于西方的新闻传播事业有何看法,这些看法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其实在这些士绅出洋之前,他们就已

4、经接触了报纸,这里包括中国传统的宫门抄、邸报、京报等,还包括洋人在中国办的报纸,因此他们对报纸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但是毫无疑问,这种认识是对封建制度下的新闻事业的认识。尽管洋人在华办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近代化,但是作为社会变迁的产物,近代报刊在移植中国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和制约。传教的功利目的,驱使早期传教士把近代报刊引进中国,但出于传教的便利,传教士却没有直接移植代表时代先进水平的报纸形式,应当说,这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国人对近代报刊的认识。③因而当士绅们离开中国,到西方接触到真正的近、现代化报纸后,对西方的新闻事业也产生了浓厚的兴

5、趣。  一、新闻言论自由  19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期,其新闻事业非常发达。薛福成于1890年到1894年出使英法意比四国,他记载:泰西各国日报,德国有五百六十种,英国一百六十九种,法国一百二十八种,意大利一百五种,比荷二国共四十九种,其余各国公二百五十种,美国日报九百六十二种,南美洲共一百十五种。④其中最为发达的当属当时的头号工业强国英国。仅在伦敦就有新闻纸局大小三十余处,以伦敦带画新闻,太木斯(《泰晤士报》)、尤宁司丹达(《旗帜报》)、京报最著。⑤台湾新闻史专家朱传誉先生曾言,有三个制约新闻传播活动的因素:交通的发达、传播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及思想

6、言论的自由。⑥相对于前面两个器物层面上的因素来说,新闻言论自由这一制度上的因素对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影响更为重大。清廷驻使欧洲第一人的郭嵩焘当时就认识到了西方新闻言论自由对其新闻事业甚至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西洋一切情事,皆著之新报。议论得失,互相驳辩,皆资新报传布。执政亦稍据其所言之得失以资考证,而行止一由所隶衙门处分,不以人言为进退也。所行或有违忤,议院群起攻之,则亦无以自立,故无敢有恣意妄为者。当事任其成败,而议论是非则一付之公论。新闻言论自由保证了人们的知情权,同时可以有效防止独裁的发生以及保证政治决策的正确性。郭嵩焘还认为英国的这一政策与《周礼

7、》之讯群臣、讯万民具有同样的意义。虽然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一个是资本主义下的言论自由,一个是封建制度下的治国之策,但是这也表明了开明士大夫郭嵩焘赞成中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新闻言论的自由。这与当时中国的新闻专制是背道而驰的。在新闻言论自由思想的指导下,当时的英国新闻纸已经具有了评论政治,抨击时弊的功能。正如刘锡鸿所记载伦敦新闻纸,乃清议所系。国主每视其臧否,为事之举废弛张。有曰戴唔士者,才识特优之绅士主之,朝野所共览者也。次则曰地哩牛士。次则曰地利家其。曰司丹达者,则官授之意者也。曰磨棱卜士者,则备载仕宦往来与其升黜,无异中国之宫门抄、辕门报者也。论政者之

8、有所刺讥,与柄政者之有所伸辩,皆于是乎著。⑦报纸的这一功能的介绍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