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

ID:25768096

大小:6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_第1页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_第2页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_第3页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_第4页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来源: 编辑: 发布时间:2010-12-21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2010年12月2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药文化研究高峰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马文辉司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柳长华所长为中心揭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赵明、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成,中国中医药报社副社长濮传文,东城区区政府副区长宋甘澍、区卫生

2、局局长李亚兰,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领导专家50余位出席会议。中国中医科学院麻颖副书记主持会议。   柳长华所长认为,中医的文化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虚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文化,保护人的信仰比保护生态环境更为困难,中医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恰恰体现了他的价值,他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技艺或表现形式和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中重要一类就是“对于宇宙和自然的认识和实践”。中医则是对生命和疾病的认知与实践。国家名录中认知的项目太少,大部分是技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恰恰是信仰和精神。在进入国家

3、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2000多项中,“中医对生命疾病认知”是唯一的认知项目。曹洪欣院长是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是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是尊重、承认价值、合理利用和提供国际援助。中医针灸申遗成功,要保护的是疾病观和生命观。   曹洪欣院长指出,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将把加强文化内涵研究、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作为重点,通过文化的传播,促进民众了解中医、享受中医、发展中医。文化研究中心未来工作将立足于三个结合,一是文化研究与东城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相结合

4、;二是与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团队相结合;三是与中国医史博物馆研究功能相结合。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定位要深入挖掘中医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医是医学,不是文化,但中医的特色体现了文化与生命科学的有机结合,他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优秀文化内涵,而其医学与人文结合的理念,是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他的精神财富,保护的是技艺。保护并不是整体封闭起来,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关注、传承和发展。研究中医文化意义重大:一是中医文化深刻内涵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医行业有责任深入研究,发扬光大;二是研究中医文化是中华

5、民族伟大复兴的的需要;三是中医文化的先进理念对健康维护的积极意义有待广泛传播;四是我国近代两次文化断代影响,忽视了文化对民族发展的作用,国家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建设对于社会民族发展的重要价值。研究中医文化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简单将中医并入文化;另一是忽视中医的文化价值。中医文化的核心内涵体现在其哲学思维、诊疗理论和道德伦理,文化研究中心将围绕着核心内涵开展深入地研究工作。   马文辉司长认为,教科文组织对于中医针灸,关注的不仅是医学,更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是深层次的整体的生命观。申遗成功是国际社会对于中华

6、民族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认可。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保护是文化部与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的责任,今后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做好工作。     赵明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暨首届中医药文化研究高峰论坛召开致以衷心的祝贺。她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中医药文化研究是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中医药文化研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

7、大意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该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希望依托文化中心这一平台,在中医药文化研究领域深入开展研究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加强中医药文物、古籍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资深专家马继兴研究员、李

8、经纬研究员、余瀛鳌研究员纷纷发言,回顾了医史所从事文化研究的历史、分析了医史文献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并为文化中心的工作开展积极建言献策。(新闻办刘智利、韩玉)12月20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马文辉司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书记李怀荣,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柳长华所长为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揭牌12月2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