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发展的5个规律

身心发展的5个规律

ID:25806363

大小:76.8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2

身心发展的5个规律_第1页
身心发展的5个规律_第2页
身心发展的5个规律_第3页
身心发展的5个规律_第4页
身心发展的5个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身心发展的5个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发展的5个规律,是大家在做题时容易搞混的,今天来偏长文帮大家梳理。静心来看:一、顺序性概念: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教科书案例(此文所指教科书如无特别指明,均指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版的《教育学》):个体动作的发展顺序: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心理品质发展的顺序: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

2、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教育要求:循序渐进。 经典例题(本文所选题目均为各地教师招聘考试或资格证考试真题):1.人的记忆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注】紫色选项为正确答案。2.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3、3.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4.在教育工作中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5.“揠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的()。A.个体差异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顺序性和阶段性  D.均衡性6.“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规律  B.顺序性

4、规律  C.不平衡规律  D.差异性规律7.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注意:请各位童鞋比较下例5、例6和例7,从理论上说,“拔苗助长”、“凌节而施”既违背了顺序性的规律,又违背了阶段性的规律,这两方面都能解释的通。但在做题时,如果单选,则优先选择顺序性。我们认为,首先违背的是顺序性的规律8.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主要决定于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

5、补性二、阶段性概念: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教科书案例: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对比: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对阶段性的定义是: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要求:从

6、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经典例题: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10.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7、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11.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1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

8、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注意:这道题可以让我们对比阶段性和顺序性的区别:阶段性强调的是质的变化,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特点;顺序性强调的是方向性,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做题时容易混淆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虽然王道俊书中把它放在阶段性下面举例(当然,这没有错,不同的年龄段在发展中确实有不同的阶段任务,但考题往往正如13题所强调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