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博士:美丽肌肤,从认识皮肤开始(全)

肤博士:美丽肌肤,从认识皮肤开始(全)

ID:25812504

大小:2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2

肤博士:美丽肌肤,从认识皮肤开始(全)_第1页
肤博士:美丽肌肤,从认识皮肤开始(全)_第2页
肤博士:美丽肌肤,从认识皮肤开始(全)_第3页
肤博士:美丽肌肤,从认识皮肤开始(全)_第4页
肤博士:美丽肌肤,从认识皮肤开始(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肤博士:美丽肌肤,从认识皮肤开始(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肤博士:敏感肌肤修护第一站;皮肤有问题,就找肤博士肤博士:美丽肌肤,从认识皮肤开始(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诗经里的一段话,寥寥数句,却将一位女子的美描述的淋漓尽致,这究竟是怎样一个的倾城之容,倾国之貌?美,一直都在流传,美,也一直被我们渴望。时代发展到今天,美有了更为丰富的诠释,美,也有了更多元化的表达,但,肌肤的美一直都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究竟如何才能让肌肤美丽呢?就让我们从认识皮肤开始吧。一、皮肤的基本概况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纹理:皮肤的表面可看见有许多小的凹凸,凹的部

2、份叫做皮沟,凸的部份叫做皮丘;皮沟和皮丘在皮肤表面构成错综复杂的情形,有菱形、三角形、多角形等紋路,这些总称起來就是皮肤的纹理。重量: 约4kg,占体重的5~8%面积: 1.5-2㎡,占全血1/3的血液在皮肤中流动。厚度: 0.5-4mm,手掌和脚底的皮肤最厚,约1-3mm,眼睑处皮肤最薄约0.5mm。肤博士:敏感肌肤修护第一站;皮肤有问题,就找肤博士含水量: 70%(占人体总含水量)。PH值: 面部皮肤为PH值5.5(弱酸性)左右,到达皮肤深层逐渐变为中性,接近于体液的pH值7.4。肤色:肤色一般说来是有遗传基因确定的,但与阳光、气候、健康状况和

3、年龄等有关。人类肤色常见黑、红、黄、白四种。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人皮肤为深黑色,印第安人的皮肤由淡棕色到深咖啡色,东方人的皮肤为黄色,北欧人的皮肤为白色。二、皮肤的结构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在皮肤最外面还一层皮脂膜,对皮肤乃至整个机体都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肤博士:敏感肌肤修护第一站;皮肤有问题,就找肤博士1、皮脂膜:皮肤表面有一层肉眼看不见的膜,它是由从皮脂腺里分泌的皮脂、角质细胞产生的脂质及从汗腺里分泌出来的汗相互乳化组合而成。皮脂膜PH值在4.5-6.5呈弱酸性的状态,以保持皮肤的健康。皮脂膜主要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4、屏障作用:皮脂膜能够防治皮肤水分的过渡蒸发,并能防止外界水分及某些物质大量透入,其结果是皮肤的含水量保持正常状态。润泽皮肤:皮脂膜是由皮脂和水分乳化而成,皮脂膜中的脂肪酸、固醇类、中性脂肪等脂质可使皮肤柔韧、滑润、富有光泽;皮脂膜中的游离氨基酸、乳酸盐、尿酸和尿素等天然保湿因子(NMF)可使皮肤保持一定的湿润,防止干裂。抗感染作用:皮脂膜中的一些游离脂肪酸能够仰致某些致病性微生物的生长,对皮肤有自我净化作用。皮脂膜的厚薄、性质受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环境和洗涤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青年男性皮脂膜较厚,老年人皮脂膜明显减少;冬季皮脂膜较夏季薄,因此冬季皮

5、肤较干燥,易发生皮肤皲裂及瘙痒。2、表皮层:是皮肤的最外层,平均厚度为0.07-2.0毫米,表皮内无血管,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但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表皮与真皮之间以波浪结构连接,表皮伸入真皮中的部分称表皮突,真皮伸入表皮中的部分称真皮乳头体。表皮的基本结构 (由外向内):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①角质层:由20~30层鳞片状的角质化细胞构成(无细胞核、无生物活性),排练紧密。作用:角质层是表皮层最重要的屏障。a.保湿性:角质层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5%-20%之间,低于10%就会感觉干燥;到了表皮层深部水分增

6、多,在表皮下部可达到70%。b.屏障保护:细胞间重叠形成比较坚韧而有弹性的板层结构,可以相对地抵抗摩擦核阻止体液外渗与化学物质的内渗。c.经皮吸收:护肤成分等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进入毛细血管,转移至体循环。肤博士:敏感肌肤修护第一站;皮肤有问题,就找肤博士(知识拓展)经皮吸收:物质透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主要经过两种途径。1、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扩散进入毛细血管,转移至体循环,这是物质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角质层细胞间是类脂质分子形成的多层脂质双分子层,物质的经皮吸收主要是通过皮肤表面的药物浓度与皮肤深层中的药物浓度之差以被动扩散的方式

7、进行转运。物质通过角质层经皮吸收的全过程有:①制剂中物质向角质层转移;②物质在角质层扩散;③由角质层向下层组织转移;④在生长表皮和真皮中扩散;⑤被真皮上部的毛细血管吸收;⑥向体循环转移。在整个渗透过程中含有类脂质的角质层起主要的屏障作用,因此,物质的脂溶性越高越易透过皮肤。2、经皮吸收过程除了经角质层由表皮至真皮的透过吸收途径以外,也可以通过皮肤的附属器官吸收。毛囊、汗腺和皮脂腺总面积小于皮肤总表面积的1%,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物质的主要吸收途径;物质在吸收初期首先通过皮肤附属器官吸收,当物质通过角质层途径到达血液循环,物质的经皮吸收达稳态水平时,附

8、属器官途径的作用可以被忽略;对中性物质来说,主要是在毛孔和汗腺之间的角质层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吸收;但对于离子型物质及水溶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