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学范式中的相关概念探析

生活哲学范式中的相关概念探析

ID:25849136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3

生活哲学范式中的相关概念探析_第1页
生活哲学范式中的相关概念探析_第2页
生活哲学范式中的相关概念探析_第3页
生活哲学范式中的相关概念探析_第4页
生活哲学范式中的相关概念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哲学范式中的相关概念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活哲学范式中的相关概念探析  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5)33-0026-02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非常懂得生活”[1]123。这一论断清晰地指出了哲学和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生活哲学研究作为一种新范式成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股重要力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但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哲学这个范式中的一些概念却并未理清,这非但与生活哲学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格格不入,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阻碍了生活哲学本身的发展,因此,界定、理清生活哲学中的相关概念已

2、迫在眉睫。  一  马克思一直认为哲学源于生活,而不是在生活之外。现实生活世界是哲学的基础,但形而上学却颠倒了这一认知,“错误地把思想、观念、现存世界在思想上的独立化了的再现当作这个现在世界的基础”[1]121。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这颠倒的关系扭转过来:“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我们这里是从人间升到天国。”[1]73马克思始终立足于生活,从现实的生活中的个人出发,用他们现实的实践活动来解释抽象观念的生成。这实质上就完成了一场哲学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意义就在于使形而上

3、学所谓的哲学基础崩塌,哲学“从天国回到人间”,重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在这里,生活第一次以感性的形式而且作为哲学的基础和前提而出现,故而生活和哲学无论如何是无法分离的。马克思在描述自己的哲学时,曾经指出:“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92这段话里的生活,无论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还是“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本质上都是指现实的生活。因此可以

4、说现实的生活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第一重意蕴。这表明哲学开始懂得生活,离开生活的哲学是万万不能的。  在马克思的哲学里,有一个思想贯穿始终:哲学一定要立足于现实生活。生活哲学就是对马克思此种哲学观的一种解读。此种解读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马克思的经典文献。马克思在他的多本著作中有过相关描述,这些描述已折射出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具体可结合以下几个文本来考察:第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指出要从主体方面来理解事物、对象,因为哲学包含在对象里,所以此处也就是要从主体方面来理解哲学。接着

5、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进一步论述:劳动是人的生成过程。而现实生活正是以劳动为根本的,换言之,劳动也是哲学的根本,离开劳动,哲学根本就无从谈起。马克思在这里,已经察觉到了哲学和劳动之间的内生性。第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曾说过:“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73在这里,马克思提出要“消灭哲学”,。所谓消灭哲学其实就是指把哲学不单是用于解

6、释世界,更重要的是用来改变世界,实现对世界的指导作用,从而使人成为自由的、幸福的人。第三,在《科隆日报》中马克思曾这样论述:“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83在这里,马克思进一步论述哲学与时代、生活的关系,明确脱离生活的哲学不是他所讲的哲学,他的哲学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无法离开生活的,哲学是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精华’。  二  国内大部分学者集中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

7、态》)等原著中来进行马克思“生活哲学”相关概念的研究。尤其是对“生活”这个概念阐述得非常清楚。一方面,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生活概念”。狭义的等同于物质生产;广义的则是指包含物质生产和社会意识的统一体。《形态》中有一段话很好地表述了何为狭义的生活概念、何为广义的生活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

8、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2]147在此段话中,狭义的生活概念是历史运动的前提和根本动力,广义的生活概念则是历史活动本身。尽管《形态》中的多数生活概念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但是广义的生活概念的提出在逻辑上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它澄清了一种错误认识:将意识完全排除在现实生活之外,将两者割裂、对立起来。  另一方面,在《形态》中,马克思说过“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