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

ID:25905416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_第1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_第2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_第3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_第4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起源、习俗、趣事河南报业网讯:元宵节的起源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为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

2、走马灯”、“孔明灯”等多种形式。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100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妙趣横生。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健康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利文元宵灯影映妙联清朝浙江吴兴人闵鹗元自幼善属对,常常是出口成联。有一年元宵节,他随父亲到毛尚书家做客。毛尚

3、书家里张灯结彩,主宾击鼓传花,唱和宴饮,好不热闹。席间,毛尚书雅兴大发,提议以元宵为题作联属对,以助酒兴。是夜恰逢乌云遮月,星光暗淡,有一幕僚即景为一上联云:“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这则上联出来之后,满座高官名士苦思冥想,却最终没人能对出下联。这时,闵鹗元听得鼓声阵阵,不禁文思涌动,随口吟出一则下联:“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此下联一出,满座为之拍案叫绝。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时遇到一个秀才,谈得很是投机。朱棣有意出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江山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并且巧妙地将明成祖的年号“永乐”嵌入联中:“君

4、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天子万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秀才这副拍马联都可谓对得恰到好处。不用说,此联使龙颜大悦,该秀才也遂被赐为状元。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父子,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结彩、燃鞭放炮。老宰相出联试子曰:“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正好听到门外一声花炮脆响,顿时灵感一动,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此联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极具口语色彩,堪称妙对。在为数众多的民间元宵灯联故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下面这一则了。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

5、,巧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读后,一时未能对出,便默默记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说巧不巧,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返乡途中,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结果被招为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件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王安石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当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不足为信,但这个故事中所提到的灯联的确算是佳联妙对,这一点毫无疑问。还有一副元宵灯联极为有趣,上联为:“

6、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下联是:“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出某种人生感受,让人读后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刘书龙元宵节的传说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有趣的传说。一种传说是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降落人间,被猎人射死。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类。听说这个消息后,有个老人想了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人们就

7、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另一则传说则和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个性既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时,发现有个宫女准备投井。东方朔忙上前搭救,并问她为什么要自杀。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自进宫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后非常同情,就准备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这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很多人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的签上都写着“正月十六火焚身”。一时间长安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