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

《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

ID:25905882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3

《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_第1页
《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_第2页
《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_第3页
《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_第4页
《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摘要】本文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系统分析《千金要方》的腧穴应用情况,并与《针灸学》比较。结果发现《千金要方》记载腧穴346个,临床使用率94.80%;频次使用最高的前10个腧穴:然谷、复溜、前谷、昆仑、太冲、太溪、曲池、商丘、阳谷、行间;其腧穴分类:划部分经、以部为先,头面躯干分区划部,四肢归经;四肢152个腧穴全部归入十二正经,其中臑会、天宗、臑俞、肩外俞、肩中俞、曲垣、肩髃、肩髎、秉风、肩井、天髎等手经穴和气冲、跗阳、会阴等足经腧穴,与《针灸学》不同。【关键词】针灸学腧穴千金要方循证医学临床中我们发现一些腧穴极少

2、使用,突出表现在躯干部、头部经穴,在现代《针灸学》中,该现象也普遍存在。而且,这些腧穴有一个共同特点:大多被发现于《黄帝内经》以后、《针灸甲乙经》成书以前的汉晋时代,所谓的腧穴发现“大爆炸”时代。为什么这些所谓的“经穴”在当代失去其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古代的针灸临床  9.使用频次>总腧穴频次1%的腧穴  计有(按频次从高到低排列):然谷(26)、复留(23、复溜)、前谷(21)、昆仑(20)、太冲(20)、太溪(19)、曲池(18),共计7穴,占腧穴总数的2.02%。  10.使用频次>总腧穴频次0.5%的腧穴  计有(按频次从

3、高到低排列):前50个腧穴同前、飞扬(10)、阳溪(10)、丘虚(10、丘墟)、中封(10)、照海(10)、攒竹(9)、天突(9)、上管(9、上脘)、阴交(9)、间使(9)、冲阳(9)、解溪(9)、三里(9、足三里)、风府(9)、鬲俞(9、膈俞)、肝俞(9)、少泽(9)、合谷(9)、阳陵泉(9)、阴谷(9),共计70穴,占腧穴总数的20.23%。  讨论  1.《千金要方》的腧穴应用频率  如上述,该书记载腧穴346个,采用腧穴328个,占94.80%,说明绝大部分腧穴在唐代有其临床实用价值。现在用穴则明显不同,据我们统计《针灸学》[3],

4、361个经穴中只有181个在治疗部分得到应用,只占50.14%。  2.其腧穴目录特点  其腧穴排列规律为划部分经、以部为先,头面躯干划部、四肢分经,头面躯干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四肢腧穴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首先,基于绘图方便,制定当时的人体表面解剖标准姿势,区分前、后、侧三个部分,即其偃人、伏人、侧人明堂;其次,偃人明堂[4]:分仰人头面、侧人耳颈、胸部、腹部、手三阴经、足阳明太阴经,依次排列,其中惟有侧人耳颈及仰人头面部的头部腧穴稍有变化,值得重视;伏人明堂:分头部、耳后、脊部、手少阳太阳经、足太阳经,依次排列;侧人明堂:分手阳明经、侧胁

5、部、足少阳厥阴少阴经,依次排列。  3.《千金要方》制定的人体穴位表面解剖标准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分开同肩宽,一足向前足长并内翻,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这与后世的《针灸大成》[5]以及《正常人体解剖学》[6]在下肢的姿势上明显不同。《针灸大成》系下肢分开,足尖朝外;《正常人体解剖学》系下肢并拢,足尖朝前。  4.其记载腧穴总数  《孙真人千金方·明堂三人图第一》末明确说明记载腧穴345个,但合计其腧穴分部目录却是361穴,经手工逐穴记数是349穴,其中肩髃、会阴、气冲三穴各重复一次,实际记载腧穴346

6、个。肩髃分别归入手太阳小肠经九穴第九和侧人手阳明大肠经二十穴远近法第一中,会阴分别归入伏人脊第二行二十穴远近法第六和足少阴肾经十一穴第五中,气冲分别归入腹第三行十二穴远近法第九和足太阴脾经十二穴第十五中。其中肩髃归入手太阳小肠经,疑为错误,因为该经明言手太阳小肠经九穴第九,肩髃却是其排列的第十个腧穴。与《针灸学》[5]比较,青灵、眉冲、厥阴俞、督俞、气海俞、关元俞、膏肓、风市、急脉、腰阳关、中枢、灵台、白环俞、会阳、乳中15穴尚未发现。  5.频次使用较高腧穴分析  频次≥6次的腧穴总计114穴,占32.95%,占总频次的65.44%,为当

7、时常用腧穴。其中四肢部腧穴72个,占四肢部腧穴总数的47.68%,占总频次的43.85%;躯干部腧穴26个,占局部21.31%,占总频次的14.49%;头面颈部腧穴16个,占局部21.92%,占总频次的7.05%。可见四肢部腧穴在当时应用最为普遍,频次最高的前10个腧穴均在四肢部,频次较高的前30个腧穴中22穴在四肢部,相对于四肢部而言,头面颈部和躯干部腧穴应用的可能性仅为四肢部的45%。  6.频次使用较少腧穴分析  频次≤2次的腧穴总计有141穴,占40.75%,占总频次的10.23%,为当时少用腧穴。其中四肢部腧穴46个,占四肢部腧穴

8、总数的30.46%,占总频次的3.08%;躯干部腧穴60个,占局部49.18%,占总频次的4.03%;头面颈部腧穴35个,占局部47.95%,占总频次的3.13%。可见头面颈部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