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豆的研究进展论文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论文

ID:25934034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论文_第1页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论文_第2页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论文_第3页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论文_第4页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鹰嘴豆的研究进展论文.freelL属豆科,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而得到的干燥种子。鹰嘴豆为维吾尔族习用药材.freel的木垒县,已有2500年的生长历史。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分册》记载,鹰嘴豆富含人体所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及蛋白质、膳食纤维、钙、钾、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被誉为“营养之花,豆中之王”,因此,鹰嘴豆及制品已成为一种新型粮谷营养健康食品[1,2]。一般认为,鹰嘴豆起源于西亚、地中海沿岸(七千多年前开始种植)。鹰嘴豆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目前在豆科类作物中居第2位[3],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

2、其中亚洲栽培面积最大,其次非洲。1956年,美国著名医学专家克莱恩斯特通过大量的临床经验,证实了鹰嘴豆对七十多种严重营养不良疾病有明显的疗效。我国在新疆、甘肃、青海、山西、河北等省市有栽培。中医认为,鹰嘴豆味甘、性平、无毒,有补中益气、温肾壮阳、主消渴、解血毒、润肺止咳等作用。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肺病、消化不良等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它的花可以治疗痢疾,效果很好,浸泡水后服用可以治疗中药中毒和白带增多等。籽粒可做利尿剂、催奶剂,可治疗失眠、预防皮肤病和胆病等[1,2]。1化学成分鹰嘴豆的种子含蛋白质20%,脂肪油4.6%~6.1%,淀粉44.89%~52.80%

3、,矿物质2.36%~4.67%,粗纤维2.4%~10.06%。脂类中含胆碱磷脂。糖类有阿糖配葡聚糖(Arabinogucoglycan)0.8%~1.2%、葡萄糖、蔗糖和鹰嘴豆糖(Cicerose)。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较耐热。新收的种子含维生素C(1031mg/100g),维生素E、维生素B1、泛酸、植酸。此外,尚含磷、钙、铁等无机元素,发芽的种子胚芽部分含异黄酮类: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A)、鹰嘴豆谷芽素(BiochaninB,Formoonoin)、鹰嘴豆芽素C(BiochaninC)等,其诸多功效均与其活性成分异黄酮有关。其植物幼苗中含黄酮类:异甘草素及其4-

4、葡萄糖苷,三羟基黄酮和鹰嘴豆芽素7-葡萄糖苷。茎叶含苹果酸、柠檬酸、丙二酸、蔗糖,以及少量延胡索酸、琥珀酸、草酸、葡萄糖、果糖等。根含少量苜蓿酚和氧甲基考迈斯托醇[1]。吴霞等[4]从鹰嘴豆弱极性萃取部位中鉴定了22个化合物,以脂肪酸为主要成分,脂肪酸含量(质量分数)高达81.25%,其中9-十八烯酸和8,11-十八碳二烯酸的含量分别占总量的28.00%和38.60%。谭永霞等[5]从鹰嘴豆属植物中分离到:3-羟基-齐墩果-12-烯,鹰嘴豆芽素A-7-O-β-D-葡萄糖苷,脑苷,1-乙基-α-L-半乳糖苷,尿苷,腺苷,色氨酸,鹰嘴豆芽素A,芒柄花素。2药理作用近年来对鹰嘴豆调节血糖

5、和血脂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正在积极开展中,研究表明:鹰嘴豆对改善糖尿病及糖尿病引起的血脂代谢紊乱具有积极意义[3,6~10]。鹰嘴豆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和物质,其中胰蛋白酶抑制物可以延迟机体对糖分的吸收,保持糖含量的稳定性,这可能是使血糖降低的原因之一。鹰嘴豆所含的矿物质Zn具有调节脂质的代谢功能;丰富的油酸和亚油酸,是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含量也很高,两者均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的作用。维生素、烟酸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动脉硬化的最大原因是胆固醇或血栓积存,使血管狭窄,血液循环不畅。鹰嘴豆所含的黄酮具有降血压,软化血管的效果,而且多食鹰嘴豆能促进ATP合成,抑制胆固

6、醇的合成[5]。王玉芹等[10]对鹰嘴豆营养性成分和非营养性成分进行了降血糖实验研究,发现鹰嘴豆的蛋白质和淀粉类营养成分没有降血糖的作用,而其7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具有明显降血糖活性,对这两部分的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较多的皂苷类成分,因此推测皂苷类成分为鹰嘴豆降血糖的活性成分。四氧嘧啶是一种特异性胰岛β细胞毒剂,能选择性破坏胰岛β细胞,使胰岛广泛退变坏死而引起实验性糖尿病。侯水薇等[6]通过实验发现鹰嘴豆能使高血糖小鼠的血糖、血脂显著下降,说明受试样品中可能含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改善机体代谢等的功能性成分。董晓全等[11]分别对正常小鼠、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灌

7、胃4个提取部位,1周后测定血糖值和肝糖原含量。结果显示鹰嘴豆提取部位Ⅲ可显著性降低正常小鼠和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无作用,可见,鹰嘴豆提取部位Ⅲ在降血糖筛选实验中作用最显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具有防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大致有几个方面:降低血脂,调整脂代谢;抑制脂质的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等[12]。何桂香等[9]从实验观察到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高脂乳剂引起的体内过氧化物水平升高具有明显拮抗作用,表现在升高肝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