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野生品和栽培品中水苏碱的含量比较研究论文

益母草野生品和栽培品中水苏碱的含量比较研究论文

ID:25964487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益母草野生品和栽培品中水苏碱的含量比较研究论文_第1页
益母草野生品和栽培品中水苏碱的含量比较研究论文_第2页
益母草野生品和栽培品中水苏碱的含量比较研究论文_第3页
益母草野生品和栽培品中水苏碱的含量比较研究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益母草野生品和栽培品中水苏碱的含量比较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益母草野生品和栽培品中水苏碱的含量比较研究论文高言明,贾宪生,杨玉琴,李健,张丽艳,何平,李荣宇【摘要】目的考察益母草野生品和栽培品中水苏碱的含量,为人工种植益母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结果栽培品中水苏碱含量普遍比野生品中的水苏碱含量高。结论益母草栽培品比野生品质量好。【关键词】益母草;盐酸水苏碱;薄层扫描益母草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的新鲜或干燥的地上部分.freell,加热回流1.5h,放冷,滤过,滤渣及回流容器用乙醇50ml分次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干,残渣用

2、乙醇溶解,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5000r/min,5min),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在105°干燥3h的盐酸水苏碱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毫升含2.03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2.2薄层色谱分析条件[3,.freelin,放冷,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0∶1)混合溶液至斑点显色清晰,晾干,立即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密封。反射法单波长锯齿形扫描。波长λS=510nm,狭缝0.4mm×0.4mm。在上述分析条件下对薄层色谱进行扫描分析。结果见

3、图1~2。2.3线性关系的考察用半自动点样仪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点盐酸水苏碱对照溶液2,4,6,8,10,12,14μl,用上述条件展开显色后进行薄层扫描测定,以点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求出回归方程为:Y=185.75X-411.09,r=0.996,表明盐酸水苏碱在4.06~28.4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由于直线不通过原点,因此用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2.4稳定性考察在同一块薄层板上分别点8μl样品溶液和10μl对照品溶液,依上述色谱条件和扫描条件操作,分别在0,0.5,1,1.5,2h扫描测定盐酸水

4、苏碱峰面积,结果峰面积的RSD为0.38%,表明盐酸水苏碱在本实验条件下2h内稳定。2.5同板精密度实验在同一薄层板上点供试品溶液5个点,每个点10μl,并以盐酸水苏碱对照品溶液3,8μl作为随行标准,按上述分析条件对每个斑点分析测定,以峰面积计算,RSD为1.00%,表明同板精密度良好。2.6异板精密度实验在5块薄层板上,分别点供试品溶液5个点,每个点10μl,并以盐酸水苏碱对照品溶液3μl和8μl作为随行标准,分别扫描测定其峰面积,按上述分析条件测定,以峰面积计算,RSD为1.90%,表明异板精密度良好。2.7重复性实验分

5、别称取同一批益母草药材5份,按“2.1”和“2.2”项操作,按上述条件分析测定盐酸水苏碱,得平均含量为1.09%,RSD为2.52%。2.8加样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盐酸水苏碱平均含量为1.09%的益母草药材5份,每份约0.5g,精密加入盐酸水苏碱对照品5.00mg,同时加入约50ml乙醇回流提取,按“2.1”项方法进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2.2”项进行展开和扫描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表1回收率实验(略)2.9样品测定按上述分析条件对不同品种和不同生长条件的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表2不同品种和不同

6、生长条件的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略)3讨论表2中益母草开花前后其主要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含量相差较大,这也验证了童子益母草的质量高于非童子益母草的说法,同时也说明益母草的采收应在开花前较好。益母草分白花和红花两个种,开花前两者不易分辨,如采收野生童子益母草往往是两者的混品,而两者的内在质量是否相同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如果采用人工栽培,可根据需要进行分别种植,质量也就可以得到控制。本实验人工种植的益母草采用在多年栽种蔬菜的农田中进行栽种,土壤肥力往往比荒野土壤好,所以其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也相对较高。表2中编号为050724的

7、白花益母草是在野外环境较湿润的腐质土上播撒白花益母草种子后任其生长,其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也较高,说明益母草中主要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主要与其生长环境的土壤肥力有很大关系,如果采用人工种植,应选用肥力较好的土壤或注意施肥,益母草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对展开后的薄层板于喷显色剂前在105℃温度下烘烤时间控制较重要,当烘烤时间大于或小于15min时,喷显色剂后斑点显色均不及15min清晰,因此建议使用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时,要注意掌握烘烤时间。经实验证明,本文采用的展开系统分离度好,斑点清晰,方法简便,且含量测定结果

8、稳定可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