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分析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分析

ID:2601505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分析_第1页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分析_第2页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分析_第3页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分析_第4页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障碍,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调查患者入院时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情况,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障碍专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变化及生活质量改变。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167

2、2-4062(2016)06(b)-0167-02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长期接受治疗,且受各类并发症折磨,在心理方面逐渐滋生出一系列不良情绪,并逐渐形成一定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问题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而需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理障碍。为此,该研究选择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情况,并对比分析了心理障碍专项干预改善心理障碍的效果,旨在探讨一套可靠的心理障碍干预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3、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老年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63~76岁,平均年龄(69.52±6.74)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13±2.14)年,合并症冠心病6例,肾脏疾病8例。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63~77岁,平均年龄(70.15±7.14)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27±2.19)年,合并症冠心病7例,肾脏疾病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

4、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包括血糖、血压监测,健康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障碍专项干预,具体如下。  1.2.1情感支持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以朋友的身份,积极与患者交流、攀谈,介绍病房环境,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感。护理人员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措施,增加情感关怀,引导患者充分倾诉内心苦闷,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温暖。选择血糖、血压控制良好,并发症较少的病例鼓励患者不要灰心,树立治疗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要指导家属消除家庭对患者的压力,多给予患者

5、关怀,使患者逐渐忘却不良情绪。  1.2.2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疑问、误解进行心理干预:第一,应告知患者遵医、规律用药的重要性,破除用药损害身体的误解,讲解不按时服药的危害;第二,讲解药物疗效与价格的关系,破除贵药好的误区,让患者安心用药,不要焦虑;第三,鼓励患者积极参加轻体力运动及社会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不良情绪产生。  1.3调查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心理障碍情况;患者入院后(干预前),立即采用SAS、SDS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离院前(干预后),再行SAS

6、、SDS量表评估;统计两组患者评分,各个量表评分越高,表明抑郁和焦虑情绪越严重。SAS、SDS量表均以50分为临界值,≥50分为存在焦虑及抑郁症状[1]。同时,采用生活质量测定简表SF-36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情况,评估方向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精神信仰,评分越少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2]。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焦虑SAS、抑郁

7、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SF-36简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简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我国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发病率均较高,两者合并的老年病例较为常见,但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风险显著升高,较易出现多脏器及多系统的病变,因而需要严格服药控制血糖、血压及并发症风险[3]。近年来

8、,临床文献研究报道,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情况[4];该研究对该类患者入院时调查研究也发现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值均>50分,可知该类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