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与外企薪酬管理比较研究探析

国企与外企薪酬管理比较研究探析

ID:2605785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国企与外企薪酬管理比较研究探析  _第1页
国企与外企薪酬管理比较研究探析  _第2页
国企与外企薪酬管理比较研究探析  _第3页
国企与外企薪酬管理比较研究探析  _第4页
国企与外企薪酬管理比较研究探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企与外企薪酬管理比较研究探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企与外企薪酬管理比较研究探析【论文关键词】国企;外企;薪酬管理;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从薪酬管理在国企和外企之间的差异性等方面的特点对薪酬管理进行全面的剖析,并结合国内公司的实际情况,从中发掘可以思考、借鉴的地方。1998年,该海威高科技公司发生的15名高层管理人员集体辞职事件;1999年,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发生的一人跳槽引发百万索赔事件;2000年,创维集团发生的销售总经理率销售骨干出走事件;2001年,国通上海公司零售副总经理暗渡陈仓事件,诸如此类的人才跳槽事件使当事企业蒙受重创。这些事件无不与薪酬有关联,所以我们首先从薪酬谈起。一、薪酬的本质与功能薪酬是员工向其所在单位提供劳

2、动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或答谢,其实质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或交换关系,是员工在向单位让渡劳动或劳务使用权后获得的报偿。在这一交换关系中,单位承担的是劳动或劳务的购买者的角色,员工承担的是劳动或劳务的出卖者的角色,薪酬则是劳动或劳务的价格表现。全面理解薪酬的本质,有四点特别值得注意:薪酬是劳动力的成本;薪酬是反应员工各方面能力的标尺;薪酬是各种工作回报中的一种回报形式;薪酬是人力资源激励最为核心的要素。薪酬在任何企业中都是非常基础而重要的,一个企业需要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吸引人才,还需要有一定保障力的薪酬留住人才,如果水平太低或者与外界的差异过大,员工必然会心生去意,尤其是能力、素质都比较高的中青

3、年员工。经济性报酬会在中短期时间内激励员工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经济性报酬不是万能的,非经济性报酬才是最根本的,因为它对员工的激励是中长期的。二、国企薪酬管理的现状很多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是将员工的月工资分为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两部分。其中固定工资包括技能工资、基础津贴(出外津贴、艰苦岗贴、工龄补贴、生活补贴)、特殊津贴(技师津贴、回民津贴、特驾津贴、优秀人才津贴、高技能工人补贴)以及岗位工资。技能工资是员工在企业的累计工作年限、贡献的体现,基础津贴是员工的工作环境好坏、工龄长短等因素的综合反映,特殊津贴是对企业特殊人群的一种补贴,岗位工资是岗位差别和岗位工作年限的体现。浮动工资包括奖金和加

4、班补贴,奖金与单位的经营考核情况挂钩,加班根据职工的考勤情况发放。员工月度工资分配主要与出勤挂钩,根据员工本人的出勤率考核发放。国有企业现有的薪酬体制度中存在以下间题:1、工资虽然有固定、浮动之分,但由于没有引人劳动力市场价位机制,明显存在两方面的弊病一是对外没有竞争性,重要的管理、主体专业技术岗位的收人水平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人才队伍不稳定,部分简单易替代岗位的收人水平却接近和高于市场价位,居高不下;二是对内没有激励性,企业内部岗位只有单位间因效益不同引起的收人差别,单位内部差别非常小,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2,重复考虑积累贡献(工作年限等)的因素技能工资、工龄工资、岗位工资等都与工作年限

5、有关。“基础津贴”更多反映的是员工的静态的历史因素,这些因素并不能反映员工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劳动价值,使得薪酬分配出现错误导向。奖金主要是单位的经营情况考核结果(组织对组织),分配时主要依据的是员工工作态度(出勤率),缺少对工作能力的量化考核指标,使得薪酬分配没有有效的考核支撑,薪酬分配失去了应有的激励效应。三、外企薪酬管理的特点1、竞争性的工资一般的,在外企,都有非常明确的工资结构。公司会根据职位范围的大小、工作的复杂度等来确定工资的级别,工资的增长跟员工的业绩是紧密相连的。多数外企薪资的制订,是按照3P十2M的原则,既实际业绩(Performance),岗位职责(Position)、个人

6、能力(People),参照行业市场(Industrymarket)和人才市场(Talentmarket)而制订。2、完善的福利计划为了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除了富有竞争力的工资之外,完警的福利计划,也是外企重要的人力资源战略。如多数外企会提供补充养老保险、车贴、房贴,驻外工作津贴等优厚的待遇。有的外企,更是推出“家属参观日”等精神福利措施。比如,在汉高,公司会根据员工的具体表现提供各种福利,像员工住宅、腾食补助金、圣诞节奖金、信用磁卡等。四、国企与外企薪酬管理比较1、分析国企的不足国企的薪酬管理制度,难以对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作出快速反应,需要花费过多的人员及时间来维持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在

7、改变组织需求上表现僵化和反应迟钝,对组建自我管理团队或局部结构重组产生阻碍作用。层级较多的狭窄幅度的薪酬结构不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不能促使员工个人真正对自己的能力提高和职业生涯发展负责。对于国企来说以岗位工资制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是一种较为适用的选择,但作为一种基本制度而言,仅有岗位工资是不够的因为,单纯的岗位工资制度缺少一种灵活的增资机制,而且保障不足、激励有限。2、对比体现  (1)用人制度和观念的差异性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