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2009-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2009-

ID:26063636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2009-_第1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2009-_第2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2009-_第3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2009-_第4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2009-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200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依据本学期学校工作要点和学校教学工作要点,依托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层面,加强有效教学研究和实践,营造课堂教学的研究氛围,优化教学活动,改革教学评价,深化课程改革,追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二、工作思路:立足常规,关注课堂,推进课改,科学评价,提升质量。三、工作目标:1、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2、推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3、改革创新教学评价办法    4、规范“学案导学”制5、推行“观评课”教研活动模式四、工作措施:(一)、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2、完善常规检查网络本学期从以下6个方面实施立体网络式教学常规检查:1、教务处课堂教学检查星期一:仲承春罗圣明邹小琳星期二:李范熊定祥张俊杰星期三:汤世德夏英鹏汤建勋星期四:郭裕林曾艳春主要检查:教师是否在岗;有无私自调课的现象;有无教案或者课件;课堂教学内容与备课内容是否相符合;课堂纪律情况。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情况的检查,平行班是否按学案导学要求实施教学。检查情况记录到《课堂教学情况记录簿》。2、教研活动常规检查星期一、星期二李范李亮萍宋梅红星期三、星期四郭裕林赖洋妹高莹具体任务是:;(1)检查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情况,

3、记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情况登记表》(2)收集统计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材料,供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考核使用。3、教务处对学科作业、练习、试卷抽查调研教务处每两周对某一年级某学科进行抽查调研,抽查组成员有教务处和该6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相关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检查调研学生练习、作业、考试试卷是否符合要求和批改、反馈等情况。4、教学日志,每天各班班长按教学日志的要求填写好后交教务处,教务处每周把情况汇总到《教学日志情况登记簿》。5、期中、期末教学大检查。教研组期中期末对本组各教师的教案、作业、听课记录、教学笔记进行检查

4、。情况记录到《教研组教学检查情况记录表》。所有检查情况均由教务处负责统计、记录。反馈方式有:①在教务处送到行办在每周一期《信丰二中简报》上进行通报;②在行政会上进行通报,要求对问题进行整改;③直接通报到教师本人,并责令其进行整改;④李亮萍对数据进行收集,为教师考核提供数据。(二)、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作用,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主阵地在课堂,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要求课堂教学内容、结构、方法最优化,具体做法:1、在备课活动中抓好集体备课活动,以集体讨论“学案为主要集体备课内容,采用三级备课方式:个人思考形成学案

5、、教案初稿---各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形成共案----引导内化形成个案----付诸实施-----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内化为个人的经验和能力。要求:(1)集体备课活动要求全组教师都应参加,教师请假需教务处备案,行政成员请假需校长批准。(2)集体备课初案用电子稿并发送到备课组公共邮箱。(3)集体备课过程重点在于初备基础上形成共案的讲、评、议。(4)学案和教案发在备课邮箱内或者学校网页上,以便教务处检查统计。2、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制,全面规范“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1)统一编制:在备课组教师的共同研究教材、《课程标

6、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知识规律的基础上,确定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由备课组长提出要求,指定教师编写,然后再由备课组集中讨论修订,进行编印。(2)统一模式:建议各个学科的学案尽量统一设置栏目,规范学案模式。(3)统一使用:各年级各学科同一层次班级要求统一使用学案,使用学案的课堂老师讲课要求不超过20分钟,教务处将组织力量对学案的统一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及时整改,力争在本学期将全校“学案导学”6制制度化、规范化。(4)统一保管:修订好的学案统一保存在学校指定邮箱和网页。3、抓好教研组、备课组教

7、学研究活动实行单周进行教研组活动,双周进行备课组活动,按学校规定时间进行:星期一上午(体艺、微机),星期二上午(史地),下午(语文、物理),星期三下午(数学、政治),星期四下午(英语、生化)。每一次活动应进行三节课,第一节课听课,第二节课评课,第三节课为年级备课组活动,进行学案的集体讨论。4、改革公开教学模式,全面推行“观议课”制度。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观课、议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要把整个学期的公开课统一规划好,定

8、时间、地点、内容、定主讲老师、定议题。(三)、发挥行政人员、教研组长在学科中的管理作用1、星期一上午第二节课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每2周召开一次,总结新课程改革、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开展情况,布置工作等。2、每次大考,教研组长要在确定考试范围、命题审题、考试组织,改卷、试卷分析、科目质量分析方面发挥作用。教研组长还要组织备课组做好科目、年级、班级、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