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干眼症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ID:26080646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干眼症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_第1页
干眼症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_第2页
干眼症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_第3页
干眼症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_第4页
资源描述:

《干眼症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干眼症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陈丽丽,吕丽萍,张洪星,朱成宝,王文静【摘要】  随着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的改变及寿命的延长,干眼症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发现干眼的发病率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其明确诊断及正确治疗极为重要。【关键词】干眼症/中西医综合疗法病因病机综述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996年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将干眼与角结膜干燥症(KCS)作为同一概念,称为干眼症。属中医“白涩”“神水将枯”“神水枯瘁

2、”“燥证”等范畴。现就中西医诊治干眼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泪膜与干眼    覆盖于角膜前表面的泪液膜称为泪膜,正常稳定的泪膜依赖于组成泪膜各层的量和质的正常及泪液动力学的正常。泪膜总厚度为6~7μm,由前向后分为3层,其中任何一层发生了差错,都可能导致干眼症。其中,脂质层主要功能为减少泪液的蒸发,在睑缘形成疏水屏障防止泪液的外溢。浆液层是泪膜的主体,主要功能为湿润角膜表面,营养角结膜上皮,构成抵御外眼感染的屏障。黏液层主要功能为构成亲水界面以便稳定泪膜附着,阻止外来抗原进入上皮层。泪液动力学包括泪液的生成

3、、分布、蒸发、清除4个过程〔1〕,干眼症可由4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引起,也可由几个环节共同引起。  2病因病机与相关因素  2.1中医祖国医学认为,干眼症属燥证范畴,燥邪损伤气血津液,而使阴津耗损,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目,目失濡养出现一系列症状〔2〕。阴精亏虚是干眼症发病的基础,阴虚、内燥、虚火浮越、气不布津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机。  2.2西医年老或其他因素→雄激素缺乏→打破了调节T淋巴细胞和效应T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T淋巴细胞的渗透恢复→泪腺的炎症→眼表腺体功能性静止→泪液分泌减少→发生干眼症。  2.3相关因素

4、与年龄、眼部手术及损伤史、眼局部用药史、工作环境、性质及全身疾病有关。  3临床表现  3.1症状在干眼症的诊断中,十分强调患者的自觉症状。常见症状有:眼部干涩感、异物感或磨砂样感、痒感、烧灼感、易视疲劳、黏性分泌物、畏光、眼红、视物模糊或视力波动、难以名状的不适及不能耐受有烟尘的环境。对较严重的干眼患者询问口干、关节痛可提示干燥综合征的可能性。  3.2临床检查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SchirmerI)试验;(3)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4)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着色点数)等。  4治疗  4.1人工泪液

5、及自体血清人工泪液:使用人工泪液可保持眼表的湿润,缓解干眼症状,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理想的人工泪液应具有以下特点:良好的耐受性;低表面张力;接近正常的泪膜电解质成分以及可以保持长时间的角结膜驻留时间。近5年来,改变了人工泪单纯湿润眼表的传统含义,增加了促进眼表干变康复的治疗作用,在常用聚合物如聚丙烯酸等加入各种营养素或药物制成人工泪。自体血清:自体血清是血液凝固后所分离出来的液体,主要成分有血浆蛋白、氨基酸、葡萄糖、多肽、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对改善组织营养、刺激细胞再生、加速组织修

6、复有明确的作用。  4.2中医药治疗辨证治疗:肺阴不足型,治以养阴清肺的加减养阴清肺汤;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的加减六味地黄汤;脾虚气弱型,治以健脾益气的归脾汤。专方专药:复方雷公藤制剂、润目灵、益肾养目汤、润眼爽目汤等都取得不错疗效〔36〕。针灸治疗:庞雅菊等〔7〕通过针刺促进泪液分泌,穴取:四白、攒竹、承泣、迎香、百会、少泽、后溪等。何慧琴等〔8〕证实针刺疗法能提高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取穴:四白、迎香、曲池、合谷、血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照海等。  5小结  目前干眼症的治疗西医主要以局部用药为

7、主,但毒副作用较多,对潜在病因未予重视,虽手术方法较多,但应慎重选择。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但缺乏深度和广度,应当利用其优势,进一步深入研究。强调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进一步探讨联合药物治疗干眼症的有效途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