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二模25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二模25

ID:26101339

大小:34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4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二模25_第1页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二模25_第2页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二模25_第3页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二模25_第4页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二模25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二模2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共l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Ⅱ卷答在答题纸上。第Ⅰ卷(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豇(jiāng)豆漂(piǎo)白一沓(dá)子得鱼忘筌(quán)B.赈(zhèn)灾潜(qián)艇摆擂(1éi)台勇冠(guān)三军C.熔(yóng)岩殷(yān)红露(1où)馅儿正中(zhōng)下怀D.剽(pi

2、āo)窃压轴(zhóu)香饽(bō)饽炮(bāo)制中药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对“规范灰色收入”提法,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疑问:到底什么是灰色收入?这么提会不会使灰色收入合法化?B.今年我省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为40.8万人,这次考试是我省实行公务员考录制度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C.近日逝世的萨马兰奇曾于2008年9月4日在西班牙《先锋报》撰写《我为什么爱中国,尊重中国?》一文。D.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示主题是“齐鲁青未了”,(由季羡林题写)展示主题理念是“以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年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

3、,主题为“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当天发布一份报告,描述受污染水资源给人们健康和生命带来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天排放大约20亿吨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加速疾病传播,生态系统。全球半数以上住院患者染病与污水相关,3.7%去世者死于与污水相关疾病。A.损害危害大致B.危害损害大致C.损害危害大约D.危害损害大约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西南旱区特大旱灾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困难,给春耕生产带来的重大损失,令人发指。B.袁隆平院士接受法国高级农业成就勋章颁奖时表现一如既往的低凋,他说,荣誉是一种精冲鼓励,鼓励他继续前行,

4、勇攀科学高峰。C.楼市面临的政策风险、资金风险、泡沫风险,已成为压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三座大山”,监管部门对风险的判断要亦步亦趋。D.虽然教育主管部门的“禁补令”已经下了多次,但补习班的数量却是有增无减,各种补习班的广告更是喜闻乐见。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人民币升值无法扭转美国对华外贸逆差,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直接投资区域重点转移所决定的。B.我省从今年起实施高等教育新生入学救助办法,符合救助条件并经审核批准者,每人将获不低于4000多元的一次性救助金。C.世博会与奥运会、世界杯并称世界三大盛事,其中,世博会以游客为主体,与旅游的联系最为密切,是世界顶级的旅

5、游盛会。D.美国《福布斯》杂志21日公布了2010年全球企业排行榜,丰田汽车公司从上一年的第三位急跌第360位。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史学与新闻记录客观事物,这是记者与史家的基本工作。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家是史官,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左史、右史,便是史官,凡是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都由他们记载下来。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这在当时是颇类似于“新闻”的,但我们毕竟不能把“起居注”一类的东西称作“新闻”,而是把它们称作历史。记者的出现,是在近代报纸、杂志、广播产生以后,才有所谓“本报记者”、“苯刊记者”等。顾名思义,“记者”就是记录之

6、人也。《左传·僖公七年》云:“夫诸侯之会,其德行礼义,无国不记。”可见,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是有专人记录的。这些人都是史官,也有点像“新闻记者”。古代官府的邸抄也是用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的,后采发使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又称“京报”。不过,他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今天,凡重大事情,都有记者采访,然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尊重事实,秉笔盈书,是记者与史家共同遵循的准则。中国古代正直的史官和史家,都有一个优良传统:秉笔直书。司马迁音《史记》,“不虚襄,不隐恶”,彼人称为“实录”(《汉书·

7、司马迁传》)。对于新闻记者采说,能不能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先进与落后,犹如史家能不能秉笔直书一样。反之,如若对新闻报道进行“合理想象”、“逻辑推理”、“艺术加工”、“故意拔高”等,就脱离了客观事实。从本质上恭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这是正直的记者所不取的。尊重事实,隶笔直书,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大夫崔杼杀其国君齐庄公后,“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