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找家》教学反思

《蚯蚓找家》教学反思

ID:26116102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4

《蚯蚓找家》教学反思 _第1页
《蚯蚓找家》教学反思 _第2页
《蚯蚓找家》教学反思 _第3页
《蚯蚓找家》教学反思 _第4页
资源描述:

《《蚯蚓找家》教学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蚯蚓找家》教学反思[《蚯蚓找家》教学反思]《蚯蚓找家》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指导学生细心观察,丰富经验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经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蚯蚓找家》教学反思。”古人云:“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而空手归。”这说明了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我在讲《蚯蚓找家》一课时,学生在设计完计划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重点观察自己所探究的那个条件(阴暗或潮湿),再通过填写观察记录单,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蚯蚓确实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样学生对蚯蚓生活环境的认识就不只是停留在自己想象或以往经验

2、的基础上,而是有了一个切身、真实的感受,丰富了学生的经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二、磨课过程中的收获1、导入方式的修改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有个好的导入也是这节课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一开始我设计的是一个有关蚯蚓的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语引出蚯蚓,导入新课,教学反思《《蚯蚓找家》教学反思》(..)。实际上课时,发现学生对这个导入不感兴趣。我就直接出示蚯蚓导入,这样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2、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计划小学生的动手欲望强烈,所以往往忽视制定计划。加之制定计划存在一定难度,更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因此,我降低要求,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形成能力。起步阶段,可让学生

3、以说为主,说得清了再动手也就不会乱了;接着可让学生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制定计划;随后,学生写起来也就不感到困难了。久而久之,计划在学生的心目中也重要起来,认识到探究活动中不可缺少。3、实验记录单的设计由于本学期要继续对实验记录单进行研究,所以对于本节课的实验记录单进行了反复的研究,老想写一个统一的模式。比如,实验材料的填写,一开始我本想把用到的实验材料都给学生打印上,可是想到要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去探究问题,都打印上不方便,于是就想到用PPT出示实验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的条件写上用到的实验材料。在讲完课后,徐老师评课时说到了实验材料的填写很麻烦,可以都打印上,让学生选出自己用到的实验材料。徐老师的

4、这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解决了我一直受到困扰的问题,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参,敢于质疑,大胆取舍,努力创新,在实践中力争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员教师郑维红《蚯蚓找家》教学反思2  第2篇《你了解蚯蚓吗?》读书笔记200字  〖预览〗《你了解蚯蚓吗?》读书笔记200字同学们对于蚯蚓实在是太熟悉了,但是你注意过没有,蚯蚓既没有长眼睛,也没有长耳朵。那么,它能不能看东西听声音呢?原来蚯蚓虽然没有眼睛看不到光线,身体上却有能够感觉光线的感觉细胞。有了这些感觉细胞器,就能够辨别光的强弱,作出反应。蚯蚓虽然没有耳朵,不能听..到声音,但它的皮肤里有灵敏的感

5、觉细胞。你敲击桌子的振动,通过玻璃片,传到它皮肤的感觉细胞,所以即使一点轻微的振动,蚯蚓也能够感觉到。我相信,通过我的介绍同学们应该了解蚯蚓了吧!只要我们多读书就能学到很多的知识。……《蚯蚓找家》教学反思3  第3篇《蚯蚓的选择》教案  〖预览〗蚯蚓的选择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网上购物指南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设计对比实验。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一、谈话导入: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

6、蚓喜欢怎样的环境?2、学生自由发表。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蚯蚓找家》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