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ID:26122880

大小:168.2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2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消息二则❶生难字南渡(dù) 芜湖(wú) 摧枯拉朽(cuī)溃退(kuì)荻港(dí)锐不可当(dāng)泄气(xiè)督战(dū)歼灭(jiān)❷多音字、形近字当塞❸词语积累①经营:筹划、组织、管理。②摧枯拉朽:枯,枯草;朽,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③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④歼灭:消灭。⑤击溃:打垮,打散。⑥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及有巩固防御设备的据点。⑦业已:已经。❹作家作品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

2、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著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全集》等。❺写作背景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歼灭了

3、国民党军队40多万,解放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在渡江战役进行中,毛泽东主席喜闻从前线传来的战事,及时地先后写了本课中的两则消息,以告知全党和人民群众知晓。❻难点探究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有什么特点?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举重若轻,挥动如椽之笔,仅用193字就写出了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消息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消息以叙述展开,其中穿插白描“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

4、放”。寥寥十二字,就勾勒出了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②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作者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叙述,合在一起,加以分析评论。最后说东路军的激战,形势也推向了高潮。❼主题解说《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也

5、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的气势,表达出作者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豪迈的气概。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3❶生难字诺贝尔(nuò)颁发(bān)遗嘱(zhǔ)渗透(shèn)定律(lǜ)仲裁(zhònɡcái)巨额(é)❷多音字、形近字属相❸词语积累①颁发: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或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②渗透:渗入,透过。也用来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③建树:树立,建立。也指建立的功绩。④仲裁

6、:又称公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第三者,由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❹作家作品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他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其中炸药最为出名。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❺难点探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的背景是哪一段?有什么作用?是第四段。进一步介绍诺贝尔奖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

7、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让人们更详细地了解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❶生难字凌空(línɡ)翘首(qiáo)屏息(bǐnɡ)一刹那(chà)酷似(kù)敦煌(huáng)潇洒(xiāo)绷直(bēng)眼花缭乱(liáo)轻盈(yínɡ)悄然(qiǎo)由衷(zhōnɡ)❷多音字、形近字翘悄❸词语积累①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②翘首:抬头而望。多比喻盼望或思念之殷切。③屏息敛声: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④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⑤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

8、清。⑥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⑦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⑧由衷:出自内心。❹难点探究文辞清新优美是这篇新闻特写的一大特色。请从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上谈一谈本文的这一特色。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对照等多种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