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正式课件)

《渔父》(正式课件)

ID:26147110

大小:428.37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25

《渔父》(正式课件)_第1页
《渔父》(正式课件)_第2页
《渔父》(正式课件)_第3页
《渔父》(正式课件)_第4页
《渔父》(正式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渔父》(正式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赛龙舟吃粽子渔父《楚辞》渔父(fǔ),渔翁。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注释1.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2.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3.三闾(lǘ)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4.是以见放,是:因此。以:能够。5.淈(gǔ):搅浑。6.餔(bū):吃。糟:酒糟。歠(chuò):饮。醨(lí):薄酒。成语:哺糟歠醨7.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8.沐:洗头。9.浴:洗身,洗澡。10.察察:皎洁的样子。11.汶(mén)汶:污浊。12.

2、皓皓:洁白的或高洁的样子。13.莞尔:微笑的样子。14.鼓枻:摇摆着船桨。.鼓:拍打。枻(yì):船桨。15.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或谓沧浪为水清澈的样子。“沧浪之水清兮”四句:这首《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16.濯:洗。17.缨:系帽的带子,在颔下打结。18.遂去,遂:于是。去:离开。19.不复与言,复:再诵读感知文本一读文本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3、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惊奇诧异感慨万分感叹不已激愤坚决旷达洒脱齐读文本梳理内容1、找出重点字词2、划出难解字句二读文本梳理文本字词和句式1、颜色憔悴2、形容枯槁3、何故深思高举4、鼓枻而去5、屈原既放6、是以见放脸色,今多指色彩形体容貌,今多指对事物的描述行为高

4、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敲打(名词作动词)已经(被动句)“见”表被动(被动句)虚词渔父见而问之曰淈其泥而扬其波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而特殊句式1、自令放为2、游于江潭3、行吟泽畔4、安能以身之察察5、圣人不凝滞于物分角色朗读文本1、体会文章情感2、分析人物形象三读文本1.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塑造屈原形象的?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刻画出屈原: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问题探讨分析屈原人物形象“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

5、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表明了屈原不惜牺牲性命也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2、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屈原是一个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3、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他具有怎样的处世态度?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文章还塑造了渔

6、父的形象。他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齐读文本再次感受屈原的伟大人格四读文本调查讨论屈原、渔父面对人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屈原是选择壮烈的死,以死明志,显示了他不屈的气节;渔父选择超然的活,以隐守志,彰显了他自由的灵魂。屈原、渔父做出了不同的抉择,你更欣赏谁?为什么?思考:古诗词中,渔夫形象常是隐者的代名词,请结合一些诗词,谈谈你的理

7、解。唐诗宋词中有各式各样的“渔翁”,他们大多数因遭遇挫折而看透世事,从而希望过一种“侣鱼虾而友麋鹿”般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对世事的不满,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诗中写的是一个孤寂忧愤的渔翁形象。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

8、云相逐。柳氏的这首山水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