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

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

ID:26168062

大小:83.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1-25

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_第1页
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_第2页
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_第3页
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_第4页
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英文标题】OntheImmigrationtoOrdosinMordernTimessoNormalstyle="MARGIN:0cm0cm0pt;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alstyle="MARGIN:0cm0cm0pt;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inencebecauseoftheincreasingpopulationoftheinnerprovincesfromQingdynasty.AlargenumberofpeopleofShan

2、xi(山西)andShanxi(陕西)provincesmovetoOrdoscausesthateconomicdevelopment,populations'distribution,socialstructureandnationalrelationchangesharply,alstyle="MARGIN:0cm0cm0pt;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migration/Moderntimes/Socialtransition资料来源:道光《榆林府志》卷22《食志·户口》,这些人口数据包含口外近边遥

3、治的人口。  据表1,从乾隆四十年至嘉庆十年(1805年)的三十年间,榆林、神木、怀远、府谷四县的人口都有一个较为合理的年平均增长率,其中神木县人口增长率最高,达12.3‰,怀远县最低,为3.3‰,而与神木县相邻但并不沿边的葭县在此期间只有1.6‰的年增长率(注:道光《榆林府志》,卷22《食志·户口》。)。沿边州县之人或迁居口外、或作为雁行人租种蒙古田亩,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生活资料,为其人口自身的再生产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而那些没有充分发展空间的州县的人口增长受到了限制。  嘉庆十年至道三年(1823年),道光三年至十九年两个时段,榆林、神

4、木及怀远三县都呈现出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趋势,从道光三年至十九,怀远县甚至出现了年均-5.8‰的负增长,而嘉庆十年至道光十九间的两个时段府谷县都保持了20‰以上的年增长率。  查嘉庆、道光年间,陕北一带并无大的自然灾害发生,这说明到道光年,连同长城边外允许开垦的黑界地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垦。道光年间,越界垦种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以致道光十七年,清廷只得下令重垒界石,招内地民人移垦(注:民国《横山县志》,卷2《纪事》。)。事实上,道光年间界石以内早已是村落相望、鸡犬相闻的农业景观。至道光十九年,长城边外的村庄,神木县587个,府谷县441个,怀远县4

5、79个,共1507个,而同时这三县边内的村庄也只有1926个,二者相差无多(注:道光《榆林府志》,卷22《食志·户口》。)。  从人口的年增长率来看,从乾隆至道光年间,榆林府人口的增长也呈下降态势,其实该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没有下降,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仍应保持5‰左右的增长率,笔者推测陕北沿边这些州县的一部分人迁移到鄂尔多斯中部甚至更远的地区去了。法国旅行家古伯察在鄂尔多斯地区的旅行见闻证实了这一推测。道光二十四年,在鄂尔多斯中部——从热河到西藏的途中——发现了许多汉人开凿的窑洞,但没有人居住,据当地的蒙古人讲,二十多年前,也就是嘉庆道

6、光之间,内地汉人来此开垦,过了一段时间,由于他们随心所欲地扩大耕地,抗租并盗窃蒙古人的牛羊而被赶走(注:[法]古伯察著,耿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页221。)。不消说,这种情况在鄂尔多斯中部的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着。  府谷县从嘉庆十年到道光十九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6.0‰,显然这不是该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查道光《榆林府志》,在此期间府谷县的政区并未发生变化,其人口的高增长率显然不是由政区变化而引起的。与府谷县一河之隔的山西保德,土地贫瘠,清初即已形成了佣佃陕西的习俗,康熙《保德州志》卷三《风土篇》说,河曲“民贫鲜生

7、理,耕种而外,或佃佣陕西,贸易邻境”。随着口外的开垦,由府谷县迁居口外是其最便捷的之途,而这些迁移至府谷县口外的保德人也就归府谷县管辖,这就不难解释在嘉庆至道光时期府谷县保持如此高的人口增长率。  1953年府谷县的人口数为112162(注: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8》,页228。),而道光十九年府谷县的人口数为204357,几为1953年的两倍。这主要是由于,一道光时期,归府谷县管辖口外村庄很多,其范围深入准格尔旗内部较远,经过1949-51年的边界调整,相当一部分村庄划归了准格尔旗管辖;二自同治朝起,陕北地区屡遭战争

8、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口损失严重,而恢复较慢。故1953年府谷县的人口数量尚不及道光年间。在边界调整时,划归神木、榆林、横山和靖边的土地和村庄的都远较府谷县为多,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