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ID:26178990

大小:95.0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_第1页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_第2页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_第3页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_第4页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学员姓名学员单位观察时间段40分钟观察对象五(1)班授课内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观察点教学过程客观描述教学实施优缺分析教学行为调整建议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美国的一位大作家巴德苏尔伯格的短片小说(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完课题以后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生提问)那你们能根据课题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生:巴迪的父母对巴迪的诗做出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根据课题就概括出来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概括文章内容的好方法之一。那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走进课文。1、老师抓住课题特点引导

2、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疑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2、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巩固了已学过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不够准确,老师应加以补充完善。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一、自读课文,检查预习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1页,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字中难读难写的多练几遍。ppt出示四会字。你觉得四会字里面有哪些字的读音或者书写上要提醒大家的?重点指导:誊、慈祥、谨慎、歧途1、由学生提出需要提醒的生字,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重点教的。2、1、教师范写后应让学生当堂写一两个,当堂反馈。这样生字教学会更

3、加扎实有效。二、精析课文第1-14自然段,体会父母不同的爱孩子们,父母对巴迪的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那么具体是怎样评价的呢?请快速默读课文1-14自然段,并分别用“—”和波浪线画出母亲和父亲对这首诗评价的语句,想一想,从父母的评价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把感受写在文章的空白处.(一)、母亲对巴迪的诗做出的评价1.感受母亲的兴奋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的落到我的身上。这是对母亲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特别高兴的心情。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写诗了,她特别开心。母亲的兴奋和激动的言行对巴迪来说是

4、极大地一种(鼓励)。(师板书“鼓励”)2.母亲对巴迪的鼓励还体现在哪里呢?生:她高兴的再次拥抱了我。生字教学能突出重点,而不是平均用力。1、教师能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体会人物的内心。2、作者对文章对比的几个部分对比着学,让学生明显感受到作者运用对比写法的妙处。3、再次巩固了穿插的写法。2、在学生了解了父母的不同态度后如果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那么这节课朗读的练习就不会如此苍白了。生: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二)、父亲的评价师:慈祥的母亲对巴迪的这首诗是给予了鼓励,那么父亲又是怎样评价这首诗的呢?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生:“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

5、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师:从父亲的语言动作中感受到父亲的严厉。父亲的严厉正是对巴迪的一种提醒。(三)巴迪的反应师:面对父母不同的评价,巴迪的反应是怎样的呢?生: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师:巴迪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生:很兴奋,又有点不好意思师:你现在就是害羞的巴迪,孩子告诉妈妈,这首诗真的是你写的吗?生:生读“妈妈,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师:妈妈拥抱巴迪后他又有什么反应?生:巴迪迫不及待的想把诗拿给爸爸看。师:为什么巴迪会迫不及待的想让父亲看到他的诗呢?生:想爸爸会像妈妈一样赞扬,师:同龄人就能理解同龄人的心思。师:除此之外呢,巴迪还有什么反应,他整个下午都做了些什么?师

6、:(引读)是的,整个下午他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还用彩色笔-----并且满怀信心的-----。母亲的评价将巴迪推向了幸福的顶峰,他兴奋,他激动而父亲的评价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呢?生:“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的抬不起头来”生:“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师:伤心我们是从巴迪的(动作)感受到的。看来在要把事情写清楚必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其实,不管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三、爱的表达形式作者是怎样把这两种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呢?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提醒

7、形成的鲜明的对比。巴迪的兴奋和他的伤心,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就是说整篇文章当中作者运用的是大对比的写法。还有一种写法隐含在我们的文字当中,请打开课文,作者在描写的时候先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评价,再写了巴迪的反应;接着又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评价,再写巴迪的反应;再写了母亲的评价,巴迪的反应,这样不停的交错,正如我们曾经学过的一篇文章,想起了吗?那就是(《珍珠鸟》)当中的写法。这种写法就叫做:穿插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