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

ID:26189328

大小:113.5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5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1页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2页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3页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4页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思政卓越班高帅《政治经济学》课后题整理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名词解释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

2、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所具有的

3、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章货币1、名词解

4、释: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纸币: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发挥货币职能的纸制货币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或其价值可以忽略不计。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2、简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起源8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思政卓越班高帅: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

5、价值形式,向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向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变化的过程。货币是交换价值的最后形式。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产生的过程表明,货币作为从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3、简述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是通过它的职能来实现或者表现出来的,而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不断发展的,其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

6、大小的尺度。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可以被贮藏的职能。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4、简述货币流通量规律的内容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即为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就是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其基本要求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因此称作货币流通量规律。即“流通手段量决定于流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规律”。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

7、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1、名词解释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经济,也就是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具有封闭、保守的特征,彼此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归不同所有者拥有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商品经济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比自然经济更有生机和活力。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中各种市场要素(价格、竞争、供求、利润、利息、工资等

8、)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互为因果的联系与作用。主要包括供求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市场机制具有的特点:①利益制约性。市场经济通过市场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得失来发挥作用;②内在性。一定经济条件下,由各个市场要素的内在功能和市场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导致的;③相互制约性。各市场要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