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 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

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 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

ID:26265816

大小:228.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1-25

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 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_第1页
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 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_第2页
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 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_第3页
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 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_第4页
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 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_第5页
资源描述:

《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 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課程與教學季刊2009,12(2),頁135~160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劉佩雲知識信念是指個人對知識本質與求知歷程的看法,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中科學課室中,學生知覺的課室結構如何影響個人知識信念,繼而影響其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情形。以臺北地區331名國中七年級學生為對象,工具「課室結構知覺量表」與「科學知識信念量表」皆經信度及探索性與驗證性因素分析,證實信效度良好。研究結果發現,建構的課室結構知覺、科學知識信念與學習成就間呈正相關,與迷思概念呈負相

2、關,亦即知覺課室結構為建構取向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持知識是變異與推論而得非快速學習之知識信念者,其生物科的學習成就愈好,「呼吸作用」的迷思概念愈少。而階層迴歸分析結果支持本研究的推論,即科學知識信念是課室結構知覺與學習成就、迷思概念、正確概念與錯誤概念之間的中介變項。關鍵字:知識信念、迷思概念、課室結構知覺作者現職:玄奘大學成人教育與人力發展學系副教授159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壹、緒論一、研究動機認識論(epistemology)一直是哲學的重要議題,希哲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提供了哲學觀點認識論的

3、基礎,而心理學對認識論的研究則始於Piaget的認識發生論,至一九八0年代末期,愈來愈多教育研究學者對學生認識論的發展及其如何影響學習發生興趣,並歸結出個人關於知識本質(thenatureofknowledge)與如何知曉(theprocessofknowing)的認識論是多元面向且呈連續發展的現象(Hofer&Pintrich,1997,2002),認為個人認識論係透過認知處理的建構形成知識信念(epistemologicalbelief)而聯結學習,對教育現場的敎與學而言,學生的知識信念會影響其後設認知、策略應用、知識建構、

4、理解與統整、學習動機、概念學習與學習成就;教師的知識信念會影響其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敎材選取與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評量及師生互動(Deemer,2004;Hammer,1994;Hofer,1994,2001,2004;Kardash&Howell,2000;Qian&Alvermann,1995,2000;劉佩雲,2004、2005),師生知識信念互動的結果將決定敎與學的品質,亦即知識信念是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基礎,也是教師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的關鍵(Hofer,2001)。當前認知與教育心理學皆認為學習者不僅是主動的意義建構者,

5、且是在真實情境的社會文化脈絡互動中進行意義建構。社會認知理論強調學習是個人、行為與情境交互作用的結果,而關注個體如何對其環境所感覺到意義的「心理環境論」係探究學生對其學習環境的知覺,以及對這些知覺的反應(Ames,1992)。Ames和Archer(1988)認為若要將研究焦點鎖定在學生對其學習環境的知覺,以及他們對這些知覺的反應,那麼對學生的知覺展開測量則屬必要。此為本研究主張以學生知覺的課室結構(perceivedclassroomstructure)為主要測量對象的最大緣由。Hofer(2001,2004)的研究發現在課室

6、學習情境中,教師的知識信念會影響其教學行為,課室氣氛則決定學生對高層次思考的接納程度與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改變情形,並型塑學生的知識信念,進一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轉化與學習成就。科學教育相關研究發現,大多數學生對科學有著迷思概念,而傳統學校教育對改變迷思概念顯然無能為力,一般學校的標準測驗無法測出學生真正理解的情形,在標準測驗上得高分的學生亦常無法比對事實記憶與建基於經驗的公式,或無法成功統整此二者(Yager,2000)。故而許多科學研究與認知心理學者轉而支持建構學習(constructivistlear

7、ning),認為學習是在過程中去思考如何學習,而非孤立完成活動或記憶事實(Arredondo&Rucinski,1996)159課室結構知覺對科學知識信念、學習成就與迷思概念的影響。我國正值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科學教育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強調主動建構、統整的知識與教學,能應用於實際生活中以解決真實情境多元複雜的問題,教育不是強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要培養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及終身自學的能力。學生時代正是個人知識信念發展形成的關鍵期,Elder(2002)發現學生科學信念反映出質樸(naïve)與較成熟的學院派(sophi

8、sticated)兩種不同的知識信念。研究發現,建構的課室不但比傳統的課室更能促進學生發展出複雜的、學院式知識信念,也能促進教師的知識信念顯著地更具建構取向(Conley,Pintrich,Vekir,&Harrison,2004;Hofer,2000;How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