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ID:26273445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5

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_第1页
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_第2页
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_第3页
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_第4页
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启示摘要:从黄炎培的职教思想出发,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推动当代高职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黄炎培职教思想;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1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形势:挑战和机遇并存    1.1高职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很大的发展,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1091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9%。  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看,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是

2、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都对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从中国的人口结构及未来发展看,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到08年将达到顶峰的1.2亿人,其中超过半数要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再从我国的制造业来看,高新技术产业仅占10%,而传统产业仍占90%左右。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中高级

3、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据统计,我国7千多万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80%,中级工不到20%,高级工仅占2%-3%,且这部分高级工年龄普遍偏大,多数已超过最佳敏锐操作期。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培养技术工人和高素质劳动者。  1.2高职教育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其表现  1.2.1职业教育社会性的偏失及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市场经济的引入催生了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但是,当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还不能真正了解市场经济的时候,“看不见的手”已经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这就使得中国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愈来愈浓,作为刚刚兴起的

4、高职教育,表现得尤其明显。典型的表现是片面强调按市场规律办学,把办学当作一种经营活动,强调办学的经济性,追求短期效应,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依旧追求大而全,向综合性院校过渡的趋势十分明显,结果是办学特色不突出,对社会需求的反应能力差,要么是“压缩饼干”,要么是“发酵馒头”。鉴于开办工科专业所需投入大、效益低,一些院校便把精力用于开办文科或管理类专业;对就业好的专业,大家一哄而上,有条件的当仁不让,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办”,进一步加剧了毕业生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这些表现反映

5、出中国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目的和意义上的迷失。  1.2.2以技能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培育  高职从一开始就以强调实用技能的培养而区别于普通教育。在实践中,20世纪80年代初引人中国并对中国的职教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这一模式以“突出技能”为特色,强调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的融合。但从实际看,尽管教育部强调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但由于就业压力,高职的“谋生”功能被夸大,很多学校大量削减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和投入,使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

6、这一方面造成毕业生人格内涵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是直接导致学生信仰迷失、敬业精神差、“会做事不会做人”的重要原因。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其代价是巨大的。  1.2.3高职教育办学封闭,产学研结合渠道不畅  由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差异化和特色不突出,在生源和就业方面的竞争激烈,因此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水平较低,加上很多学校没有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和实力,使高职教育的封闭特征十分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高职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虽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但实际操作中仍有难度,全面的职业资

7、格证制度没铺开,企业职工的职业培训与教育方面缺乏硬性法律规定,导致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主体性障碍仍存在,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一头热”,企业占主动地位却乏热情,合作的内容和层次难扩展和提高。在高职院校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产学研联动的机制要真正形成尚需时日,职教的社会化任重道远。2践行黄炎培职教思想精髓,探索武汉中华职业学院的发展对策    (1)践行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职教理念,扎根地方经济,为社会服务,为市场服务。  黄炎培先生倡导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基于此,他提出“办职业教育,须注意时代趋势  

8、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职业学校”;“须同时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匹配,与社会生活相配合,才能兴旺发达”;“凡平民教育性质之职业学校,最合现今社会所需要”。  首先,高职院校应针对地方经济结构提升和支柱产业培植的需要,结合学校现有的优势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