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说”新闻的几点误区

略论“说”新闻的几点误区

ID:26276405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略论“说”新闻的几点误区  _第1页
略论“说”新闻的几点误区  _第2页
略论“说”新闻的几点误区  _第3页
略论“说”新闻的几点误区  _第4页
略论“说”新闻的几点误区  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说”新闻的几点误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略论“说”新闻的几点误区摘要随着新闻传播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的全面转移,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员”逐渐变为了“主持人”,“播”新闻逐渐变为“说”新闻。然而,在主持人向受众靠近的过程中,这种“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几点误区。由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说”的规范。  关键词主持人说新闻规范    随着新闻传播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的全面转移,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员”逐渐转变为“主持人”,“播”新闻逐渐变为“说”新闻。这一变革,拓展了电视新闻信息表达的空间,拉近了受众与信息传播者之间的距离,开创了信息传播个性化、人性化的新气象,很令人鼓舞,但在其中,主持人的一些具体表现还待商榷。    

2、一    “说”新闻,是指新闻节目主持人以讲话的语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表达方式。与传统的“播”新闻相比,主持人在语言风格、体态展示、稿件处理等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主持人“说”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几点误区:  其一、对“播音腔”的盲目排斥和篡改。播音腔是对播音语言特点的概括。中国播音学的创始人张颂教授曾对它作过清晰的论述:“播音腔实际上应体现播音语言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它是新中国播音风格‘爱憎分明、刚柔并济、亲切朴实、严谨生动’在语言上的共性要求和努力方向”。①然而,当前许多新闻节目主持人却将“说”新

3、闻要求的贴近性、亲切感与“播音腔”对立起来,将“字正腔圆”、“气息饱满”、“中正自然”的播音要求视作僵化、刻板、毫无生气的代名词。为走出语言的“俗套”和“窠臼”,他们刻意模仿海外新闻主持人的腔调,刻意在原本通畅的语流中加上“呢”、“嗯”、“这个”等所谓很生活化的语汇,刻意截断正常的语流以示个性化,刻意加入方言词汇以宣称贴近老百姓,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广州的《新闻日日睇》,浙江杭州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甚至在栏目名称上也方言化。  其二、对非语言符号的随意运用。非语言符号是对除语言符号(口语和文字)外的一切符号的统称,分为视觉性(如衣着、表情、眼神、动作、体态等

4、)和听觉性(如音乐、鼓声、口哨等)两种。对电视新闻主持人而言,视觉性非语言符号是其除语言符号外必不可少的传播符号。从当前来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对非语言符号的自由运用有明显过度的地方。  首先是着装随意。新闻主持人在着装上过分强调“个性”,衣饰过分夸张,衣着暴露;其次是体态随意。主持人的身体在镜头前过多地作前后左右晃动,同时还伴有频繁的手势,严重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再次是化妆、发型过于夸张。有的女主持浓妆上阵,其夸张的唇彩,浓重的眼影严重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有的男性主持人,刻意在发型上搞创新,严肃的新闻从发型前卫的主持人口中传出,极不和谐;最后是表情的乱用。主持人打破了播音

5、员的呆板、僵硬,但有时又矫枉过正,微笑的滥用就是典型。重庆电视台某交通新闻主持人微笑着对观众说:“好,下面我们来看一则车祸”,《天天630》的主持人面带微笑向观众宣布:“本期最受欢迎的新闻是‘女清洁工惨遭车祸,肇事司机疯狂逃跑’,您选对了吗?”,类似这样的不合时宜的表情在新闻播报中可谓比比皆是。  其三、话题串讲的牵强、空洞与无聊。以话题的方式将节目的内容传播给受众,这是“说”新闻的核心所在,是“说”较之“播”在形式上更加灵活、自由的优越之处。主持人不是简单播报一条新闻,而是在谈论一个话题,甚至对上下两条不相关的新闻,也可通过巧妙的语言串讲、导入,从而增添节目的整体感。然而

6、,伴随着这种“说”也出现了很多牵强、空洞与无聊的一面:  牵强附会,逻辑混乱。主持人为了连接上下两条新闻而无话找话的情况常有发生。例如,某电视台主持人在结束“楼板掉落砸伤人”的话题时就说:“让我们共勉”。楼板砸伤人,要观众共勉什么?难道是让楼板砸更多的人吗?又如为引入一产妇在夜间临产的新闻,主持人的引入语是:“如果我问您昨天晚上9点到今天凌晨5点,您在干什么?您一定会回答:在睡觉。可是×××却经历了三次生死考验……”。这里的“晚上9点睡觉”,显然是主持人的想当然,这里的“可是”,又把两件完全没有关系的事(新闻事件和受众自己的生活)强行连到一块儿。以上两个例子里的结语和引语既

7、不能总结已说的,又不能连接要说的,实在有点牵强附会,逻辑混乱。  言不及义、空洞浅表。由于主持人对播报材料的把握不得要领,导致评说浮泛浅表。例如,面对一孤寡老人因车祸而亡,赡养方和老人的亲戚方争夺赔偿金的新闻,重庆一交通新闻主持人评说是:“的确,6.5万元对一般人家而言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亲情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双方早日找回迷失的亲情。”首先,这里新闻中的“双方”并没有“亲情”关系(赡养方为生产队),其次,这条新闻的要义也不应只是泛泛地呼唤“亲情”,为了发挥“说新闻”的优势所在,主持人在此完全可以对事件正面评判,褒贬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