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ppt

如何读懂诗歌ppt

ID:26276819

大小:958.87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1-25

如何读懂诗歌ppt_第1页
如何读懂诗歌ppt_第2页
如何读懂诗歌ppt_第3页
如何读懂诗歌ppt_第4页
如何读懂诗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读懂诗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读懂诗歌诗歌鉴赏河北孟村回民中学许凤华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明白表层意思2.领会深层意思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一、从标题初步了解诗歌的表层意义。关注诗歌题目的作用1、直接点

2、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表露作者心情。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闺怨》《恨别》《春夜喜雨》《观书有感》《咏蝉》托物言志《春日秦国怀古》《石头城》怀古咏史2、点明与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山居秋暝》《临安春雨初霁》《春雪》《早梅》【2011辽宁卷】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黄庭坚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作者看到的是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归雁掠过,作者仿佛置身湖上,想着唤一叶小舟回家。这时耳边响起朋友的声音,作者恍惊自己把画境当作真景了。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

3、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闺情李端天已将明,孤灯闪烁,诗中女主人公仍在那儿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原来是黎明时分那声声悦耳动听的喜鹊鸣叫,把她引到门前去的。“乾鹊噪,行人至。”这不明明预兆着日夜思念的“行人”──出了远门的丈夫马上要回来吗?!“不忿朝来鹊喜声!”这不仅是对一只鸟儿的恼恨,这里凝聚着的是对丈夫痴恋的深情、多年来独守空房的痛苦以及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无望的怨叹。二:知人论世知人——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及创作风格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

4、悲壮)王维的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漠不关心。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李清照的人生道路以南渡为界,前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为相得,故那时的作品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夫丧与兵灾改变了她的人生,南渡后她生活孤苦,决定了她后期的作品充满愁绪……有许多作者的生平,我们不了解,虽给我们做题带来些困难,但我们还可以从诗歌中找相关的信息。阅读陆游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鹊桥仙·夜闻杜鹃

5、①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②惊残:惊醒。③故山:即家乡。这首词前三句描绘了一幅的景象;“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运用手法,突出了杜鹃悲切的叫声;全词最后一句表现了诗

6、人感情。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衬托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去、事业无成的悲叹。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孟)郊寒(贾)岛瘦诗歌的个人风格类论世——了解时代背景,相关社会生活注意:概括只为一大致倾向而非全貌,切勿以偏概全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

7、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④北宋诗重义理。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三、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难懂的典故,深入理解诗意。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

8、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解读】通过我们对欧阳修的了解及注释的提示,可以知道作者的身世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者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