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犯罪的治理机制研究

贿赂犯罪的治理机制研究

ID:26322150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6

贿赂犯罪的治理机制研究_第1页
贿赂犯罪的治理机制研究_第2页
贿赂犯罪的治理机制研究_第3页
贿赂犯罪的治理机制研究_第4页
贿赂犯罪的治理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贿赂犯罪的治理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贿赂犯罪的治理机制研究-->第1章贿赂犯罪治理的概述1.1贿赂犯罪的概述贿赂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钱财物的行为。贿赂罪的犯罪对象是掌握国家权力的公职人员,损害的客体是国家权力的不可收买性,以一定的经济利益换取在正常条件下无法获得的利益。贿赂犯罪是与行贿受贿等行为相关的一些罪名的集合,包括非法收受、索要和提供贿赂等行为。这一集合下具体包括“公务贿赂犯罪”①和“非公务贿赂犯罪”①。其中前者包含:受贿罪、单位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等罪名。以权力换取不

2、正当利益侵害了国家权力公益性,降低了权力部门的威信,易造成政令堵塞。负责侦办该类罪的是检察院,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检察机关负责侦查贪污贿赂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等。“非公务贿赂犯罪”包括主体为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类犯罪和《刑法修正案(八)》中规定的因“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而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的犯罪,“非公务类犯罪”侵犯的是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的是市场主体交易的平等性和诚实信用原则,使得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体获得发展机会,违背价值规律。此类罪由公安机关侦查,虽然其危害也很严重,但是不在

3、本文研究之列,因此不加以赘述。笔者主要以公务贿赂犯罪作为出发点,以检察机关侦查的公务犯罪的治理机制建设作为研究重点。.....1.2贿赂犯罪的治理概述1.2.1治理贿赂犯罪的定义贿赂犯罪的治理是指以检察机关为核心的国家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公民在刑事诉讼法的指导下,对所发现的贿赂类犯罪,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各种措施,运用各种合法手段,查清犯罪事实,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的过程。治理贿赂犯罪的核心主体是各级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检察机关负责侦查贪污贿赂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等,但也不仅仅涉及

4、这个主体,贿赂犯罪的治理需要党政机关和公民的配合。同样贿赂犯罪的治理是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贿赂犯罪的发现、侦查、协作和预防,贿赂犯罪案件治理的目的就是修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使得国家政治清明、吏治廉正。贿赂犯罪的治理之所以成为当今的热点之一就在于,贿赂犯罪的治理与反腐败息息相关,可以说贿赂犯罪治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反腐败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一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1.2.2治理贿赂犯罪的途径对于贿赂犯罪的治理途径来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说,宏观上主要是健全治理贿赂犯罪的若干机制,机制的健全可以保障对策能

5、够在合法的基础上有序高效的运行,即可以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又能最大程度上减少违法现象的发生。关于机制的完善,主要通过第二、三、章予以介绍。这里主要从从微观角度来看,贿赂犯罪的治理途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推动反腐败国家立法,反腐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它需要系统、完备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反腐立法制度需从长计议。首次将反对腐败提到法律日程的是在1999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由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上海社科院院长张仲礼提出。当时他提交了一份反腐败法的议案。紧接着2003年、2005年、2010年和2013年,反腐立

6、法的议案接踵而至。直至2014年3月,反腐立法才真正成为立法工作之一。①当时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的柳斌杰向媒体表明,反腐立法的工作正式启动。同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审议,中央首次提出了完善预防和惩处腐败体系,严肃查处腐败行为,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决定。全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出积极推动反腐立法,将反腐进行到底。尤其指出贿赂犯罪,因其涉及财务或财产利益,性质恶劣,必须严惩贪污贿赂这种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及人大常委的要求,我国立法机关必须认真贯彻司法审

7、查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立法制度。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好的法制是合理法制的前提,国家反腐败的立法有利于贿赂犯罪的治理,贿赂犯罪不治理不利于国家政局的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思想意识的提高,国家反腐败立法的建立,有利于贿赂犯罪的治理,反腐败立法对贿赂犯罪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震慑作用。要想实现“不想、不敢腐”的思想意识,反贿赂类的法律是治理贿赂犯罪的前提和基础。.......第2章贿赂犯罪发现机制完善2.1贿赂犯罪案件线索的特点和价值要想预防和惩治贿赂犯罪,第一要义是发现案件线索,案件线索是整个犯罪事实的头绪,是

8、侦破贿赂案件的敲门砖。贿赂案件的线索不是主观想象的,它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它是犯罪过程中留下的蛛丝马迹,尽管现阶段贿赂犯罪案件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所有认为天衣无缝的作案手段,都会留下痕迹及线索。贿赂案件的线索并不仅仅存在于侦查初期,可能出现在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施过程中、甚至是犯罪终止后。侦查主体通过对这些客观存在的蛛丝马迹进行收集、分析、综合、以点带面,从而认识整个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