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ID:26325538

大小:70.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1页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2页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3页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具体到各国,应该说,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还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比我国要早很多,它们的发展也各有侧重。

2、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新能源安全的战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计划,混合动力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到了布什时期,变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来还有一个计划,想用十年的时间实现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生物质燃料。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总额4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计划,产品上,选择

3、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为重点。日本长期坚持确保能源安全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双重战略,通过制订国家目标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高度重视技术创新。2006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国家能源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交通领域对石油的依赖从100%降到80%,为了配合这个新能源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下一代汽车燃料计划,明确提出改善和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推进生物质燃料的应用,促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等。近期,日本又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低碳革命的重要内容,并且计划到2020年普及以电动汽车为主体的下一代汽车。目前,日本正全面发展三类电动汽车,其混合动力全球

4、销量第一;在纯电驱动方面,规划和产业化推进步伐也是最快的;另外,日本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也领先于其他国家。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欧洲更加侧重于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满足日益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要求已经成为欧洲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在早期主要以生物质燃料、天然气以及氢燃料为主,本世纪初曾经提出到2020年23%的石油替代目标。近期,欧洲则对电动汽车给予高度关注。例如德国2009年下半年发布电动汽车计划,高度重视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发展,以纯电为重点,分别提出了2012年、2016年、2020年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目标。随着不可

5、再生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汽车工业承受着巨大的节能环保压力,急需对汽车产品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以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中提到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7%,而机动车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已占到排放总量的40%以上,使得一些地区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发,资源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以扶持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2009年“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启动,扶持力度和惠及范围在政策后续的具体实施过程

6、中不断深化和扩大。2010年在部分试点城市实施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方案。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大力推动、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2012年是“十城千辆”政策的收官年,一些城市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加码”于新能源汽车,如上海对前2万辆新能源汽车免费上牌、广州限牌令为新能源汽车开通绿色通道,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再次受到巨大推动。2市场整体现状由于新能源汽车试点运行主要集中于公共服务领域,加之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场馆用车需求,故在发展初期,商用车占据了主导地位,涉及生产企业66

7、家。其中,新能源客车在公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新能源货车主要应用于环卫领域。自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出台后,乘用车生产企业由原来的12家激增至目前的37家,乘用车车型数量和产量都有明显提升,市场结构变化明显。2.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现状当前拥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公告产品的企业共有30家,其中乘用车生产企业五家,车型保有量从2008年的0辆发展到现在的近两千辆,发展速度较慢。乘用车方面,安徽江淮、比亚迪、上汽集团、浙江吉利及一汽集团均拥有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但仅比亚迪与浙江吉利具有产出。2012年1-10月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量为227辆,全部为

8、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比亚迪F3DM。从2008年至2012年10月累计产量来看,比亚迪F3DM几乎占据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