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ID:26333976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6

关于我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我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我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我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我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我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我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促进我市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市政协今年工作的总体安排,市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委员会、市工商联、九三学社XX市委组织部分委员、会员和社员,于20**年7月20日至21日,对全市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开发利用,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联合调研。市政协主席李晋青,副主席雷占元、吴维舟、张瑛、查保娅参加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的情况汇报。先后到青海红兴音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宁新之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XX县、大通县等地进行了现场调研。一、我市文化事业基本概况(一)历史文化资源。西宁历史悠久,自汉魏建城以来的2

2、100年间,留下了历朝历代众多的文物遗迹,目前包括三县共发现文物遗迹达1336处,其中:已公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塔尔寺、沈那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包括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年)、青铜时期的齐家文化(距今4000年)、卡约文化(距今3000—2000年)及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墓葬、建筑等文物遗迹。近年来,我市在积极宣传西宁“夏都”自然属性的同时,努力展示“夏都”的人文属性。实施了一批古建筑修缮工作。完成了南禅寺、北禅寺、南凉虎台遗址公园、青唐城遗址公园、文庙、山陕会馆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作。(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西

3、宁地区现有少数民族37个,世居民族有汉、回、藏、蒙古、土、撒拉族等,形成了以儒释道合一的汉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穆斯林文化三大文化系统并存的局面,体现在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如湟中的“八瓣莲花”,大通的民间皮影戏,湟源的丹噶尔皮绣等,各类民族文化种类繁多,全市拥有老爷山花儿会、塔尔寺酥油花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个和大通皮影、湟源排灯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个,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人,省级55人,涵盖了民族音乐、舞蹈、美术、曲艺、传统戏剧和民间手工技艺、医药、民俗等门类。(三)公共文化服务。至2010年,全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文化活动室

4、473个,博物馆3个,公共图书馆4个,社区流动图书馆(站)29个,少儿图书分中心10个,数字电影院线公司一家,放映队4家,放映设备37套。——精品创作整体实力提升。近年来,市属文艺院团平均每年完成文艺演出300余场,先后创作的《湟水情》《母亲》《大爱无言》《天域天堂》等一批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剧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大型音画舞蹈史诗《天域天堂》自公演以来好评不断。——打造品牌文化活动。成功举办青洽会、丁香郁金香节文化活动及奥运火炬传递、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中韩文化交流周、建党90周年等大型文艺演出,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提升了西宁文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5、——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打造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庆期间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以政府与社会联办,民间自发组织参与,文化共建共享等形式,动员民间曲艺团、艺术表演队等城乡各类群众性文化团体举办曲艺大擂台、街舞大赛、革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四)广播电视服务。我市现有市县级广播电台4家(市级1家,县级3家),广播频率6个。有市县级电视台4家(市级1家,县级3家),电视频道5个。有线电视传输机构4家(市级1家,县级3家)。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电视综合覆盖率98%。至2010年,全面完成了广播电视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达16万

6、户。(五)文化产业。截止2010年,全市有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1474个,其中各类文化娱乐场所299家,国有演出单位2家,群众文化单位56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213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11家,图书发行点217家、印刷企业97家、打字复印147家,工艺美术品40家,工艺品销售商店149家,艺术培训13家,其它3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工艺美术品。西宁地区工艺美术产品年销售额8.07亿元,主要产品有地毯类、雕刻雕塑类、金属工艺类、绘画类、民间工艺品类等13个大类,上千个品种。全市工艺美术行业以民营、私营企业为主。——音像制品。全市音像制品服务正在以营业性放映为主

7、转为零售出租为主,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音像制品批发、出租、零售、放映机构213家,从业人员近千余人,年创利税超450万元。——文化娱乐。2010年,全市有歌舞娱乐、网吧等娱乐业场所510个,从业人员3000余人,实现增加值1168万元。——文艺演出。我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营业性演出取代计划演出已成为整个演出活动趋势,营业演出场次约占演出市场总量80%以上,逐步成为演出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市还活跃着秦腔、河湟曲艺、民族歌舞等118支民间业余剧团,深受百姓欢迎和喜爱。12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通过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