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ID:26344774

大小:285.68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1-26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_第1页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_第2页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_第3页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_第4页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道德修养第三讲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讲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一节社会、集体和个人第二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节集体主义原则的科学内涵第四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简析第一节社会、集体和个人的概念一、个人的概念个人是相对于集体而言。即历史的、社会的人的个体。个人具有个性化的自然素质和历史主体性。在道德活动实践中,个人是个性化的主体。二、集体的概念集体是相对于个人而言。集体范畴的抽象相当于整体和社会。就特殊意义讲,集体范畴必须具体化为阶级、集团、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应理解为个人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或具体化为个人与阶级、集团、国家

2、的关系。三、社会的概念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物质生产关系。对社会概念的理解:(1)社会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形式。人与社会互为前提,同时形成。社会的有机性在于人的有机性。(2)社会形成过程不是人的生理组织与机能进化的生物学过程,而是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形成的过程。第二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统一1.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性(1)同一社会中,人们存在不同的个性差异。这是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关系中而形成的。(2)人的主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2.个人

3、与社会的统一性(1)人的社会性个人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为前提。人们都具有不可超越的社会性。只有在社会的基础上,个人的发展才有可能。(2)人的依赖性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依赖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生存和发展依赖社会生产、社会规范、社会进步。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现实运作1.人的社会化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适应社会、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人的社会化是终身的,内涵是变化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化有五个方面的内容。2.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以社会为本位。社会发展制约个人发展;个人参与历史创造。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条件;人的发展

4、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第三节集体主义原则的科学内涵一、集体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群体意识,属于集体主义最早的萌芽。社会化大生产是集体主义产生的必要前提。集体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建国后扩展到全国。二、集体主义的三重内涵1.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必要的情况下为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在人民重大生命、财产受威胁的情况下,见义勇为、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2.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尽力保障每个集体成员的正当的个人利益、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力求使个性

5、及才能得到发展。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遇到矛盾时,集体应进一步考虑和运筹,努力化解矛盾或对个人作出照顾,使二者一致起来。3.促进个人和集体的不断完善集体方面需要克服自身的弊端,去掉非真实性的成分。个人方面加强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三、确立集体主义指导原则的基本依据1.历史依据无产阶级只有联合起来,形成自为的阶级集体,才能与代表旧社会利益的资产阶级抗衡,并赢得胜利.无产阶级解放生产力、使个人全面发展的目的,只有依靠无产阶级集体,才能实现。2.现实依据经济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政治前提工人阶级为主体、以共产党为

6、核心的国体、政体及人民组织形式。思想前提人民群众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3.道德理论上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集体主义是道德领域的指导原则。集体主义指导规范超越一般原则,是最高级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不是计划体制的产物集体主义不是极“左”1991年1月4日,新加坡内阁总理吴作栋发布白皮书提出“五大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第四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简析一、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asocialorethic

7、aldoctrinestressingtheimportanceoftheindividualratherthanthatofthegroup.严格的“个人主义”概念是1840年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提出的,赋予它完整的、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内涵。很快为西方思想家接受。1.托克维尔为个人主义下的定义认为自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2.个人主义的基本内容价值观:个人为目的,他人、社会、道德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政治思想:强调个人自由,反对国家、集体对个人进行干预和限制;财产制度:允许

8、剥削,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二、利己主义(Egoism)Thedoctrinethatman’sconcernwithhisowngoodisthebasicofmorality.1.利己主义的定义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