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ID:2635084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_第1页
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_第2页
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_第3页
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ok3g/min发生不良反应有49例,发生率为53%,<8mg/min发生不良反应有14例,发生率为14%。结论静脉推注大剂量速尿时推注的速度越快,推注时间越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因此在静脉推注速尿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推注速度,以8mg/min速度为适宜,并应随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速尿又名呋塞米、呋喃苯胺酸,主要作用于肾髓升支髓质部的利尿药,通过抑制肾髓质部与皮质部对氯、钠、钾等离子及水份的重吸收,以及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而产生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强大而迅

2、速,当其它利尿药无效时,肾小球滤过率发生障碍滤过率<2ml/min,仍有利尿作用[1]。速尿还可以扩张肾小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所以我科在治疗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时常常大剂量静脉推注速尿减轻患者的水肿,治疗心力衰竭。但推注速尿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耳鸣、耳聋等不良反应。作者对2014年2月~8月我科静脉推注速尿的患者进行不良反应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急性肾功能衰竭1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肾病综合征48例,男性39例,女性53例,年龄16~78岁,

3、平均年龄42岁。患者神志清楚,能够准确表达自身感受。患者在推注速尿前通过询问暂时无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  1.2方法对同一患者2次推注所选速尿为同一厂家同一批号,使用剂量相同,加用相同剂量的5%葡萄糖水稀释,静脉推注的速度不同,第一次以12mg/min速度推注,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即减慢推注速度,直至症状减轻,全部药液推注完毕,第二次以8mg/min速度推注,如出现不良反应继续减慢推注速度。两次推注速尿时间间隔在6h以上,由专人操作和观察。  1.3观察指标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耳鸣

4、、耳聋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不同速度推注速尿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1。  2.2对不同年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2。  3讨论  3.1从表1可以看出,静脉推注速尿如果>12mg/min时,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多,<8mg时,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  3.2速尿为高效利尿药,是氨磺酰邻基苯酸衍生物,属于磺胺类,快速大剂量静脉注射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严重者可发生胃肠道出血

5、。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可能与短时间内大剂量推注速尿,药物浓度在内耳淋巴结引起电解质紊乱有关。  3.3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肾功能障碍,大剂量速尿除强有力地抑制钠重吸收而造成利尿之外还很可能通过其直接血管扩张作用而发挥治疗效应[2],所以肾病内科对上述患者常常需要使用大剂量的速尿。有的患者可每次静脉推注100mg,临床药物手册要求速尿推注应<4mg/min,如果速尿照4mg/min推注的话,时间在25min以上才能推注完成,势必大大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从表1可以看出

6、,静脉推注速尿时间<8mg/min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少,无耳鸣、耳聋症状的发生,笔者认为,推注速尿的剂量每分钟不超过8mg为适宜速度,过快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过慢又加重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从表2可以看出在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比年轻人多见,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可能与老年患者耐受能力差,更敏感有关,提醒护理人员在老年患者静脉推注速尿时更应缓慢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4速尿静脉注射2~5min开始利尿,30min达高峰,持续4~6h[3],所以2次推注速尿时间间隔在6h以上,采

7、用同一患者自身对照,排除感受不一,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具有真实性、可靠性。  3.5护理  3.5.1做好心里护理,患者生病对知识缺乏,护理人员应首先解释静脉推注速尿的目的,速尿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1][2]下一页ok3g为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减慢速尿的推注速度,严重时暂停观察并给予相应处理。  3.5.3大剂量使用速尿容易水、电解质紊乱,体位性低血压等。静脉推注速尿后患者排尿次数最多,应做好解释工作,照顾好患者,冬天有保暖措施,嘱患者起床要缓慢,防止体位性

8、休克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