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公众参与下政府角色的定位

刍议公众参与下政府角色的定位

ID:2635443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刍议公众参与下政府角色的定位_第1页
刍议公众参与下政府角色的定位_第2页
刍议公众参与下政府角色的定位_第3页
刍议公众参与下政府角色的定位_第4页
刍议公众参与下政府角色的定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刍议公众参与下政府角色的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刍议公众参与下政府角色的定位  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国家财富与国际综合实力的剧增,公众的生活水平也相应地提高,与此同时公众政治生活的参与热情也不断的提升,政府面临的问题也凸显。面对实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政府服务的职能与角色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政府角色的如何定位问题,阐述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并论证政府角色面临的困境对公众参与有着严重的隐患,力图对政府角色清晰地定位且提出相应地举措,以期实现公众参与下的政府角色的有效定位。  关键词:公众参与;政府角色;政治民主;角色定位  一、引言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是作为中国经济腾飞与政治文明取得重要发

2、展的标志性始端。历史的长河中政治文明的进程从来都是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顶层制度的设计是以经济层次的发展为前提的,如今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成就与公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全球瞩目。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得知,公民生活的变化随之而来是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实现自我的尊重与在社会中价值成功的体现。大数据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公众的信息获取更加快捷方便所形成的看待世界看待政策的视角也更全面,促使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与政府职能发展的并不是一致的,两者之间的契合没有那么完美,意识的先进与职能设

3、计的陈旧弊端总是有摩擦或冲突。因此,对待公众的参与热情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与政府角色的困境,如何在保障社会公众参与的权益前提下尽可能公平分割社会各个结构的利益与矫正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并将正确的角色归位是当今我国政府推进政治民主进程应该努力地方向。  二、政府角色理论的演变  (一)守夜人――全能型政府  众所周知17至19世纪的英国通过原始资本积累和工业革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18世纪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著作中认为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政府的角色被其定义为守夜人政府①。及至二十世纪初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

4、济上渐渐显露出弊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西方各国政府却无能为力,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也显出软弱无力,表现出来的是在新形势下没有应对的方法。在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所形成了的全能型政府理念,政府的行政权利没有制约地渗透并垄断着社会的全部领域和各个层面,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绝大部分事务属于行政机构的范畴。  (二)有限型――服务型政府  公民的政治参与在全能型政府理论的主导下从一定角度看来成了政党以及国家机器的附属品,导致了公民权利认识的智障。但是,在70年代初的西方石油危机下,不但宣告了全能权杖管制的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的终结以及国家神化的破产,而且还破天

5、荒地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滞涨。至8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理论一时席卷全球并推动了当时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行政管理改革,欧美国家的政府决策者当时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重塑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导向为其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  三、政府在公众参与中的角色定位  (一)规章制度的提供者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者  政府部门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规章与制度的提供者,其主导着政治行政改革的进行与社会体制政治的变迁。社会的分工与运行是很复杂的,各个个体之间的利益是犬牙交错的,相互之间难免都有利益分割的冲突,另外每个阶层与集团之间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由于公共产品的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与非排斥性等特征,市场

6、具有信息的不完全、市场分配的不公平等众多因素导致市场失灵的结果,这就使得政府必须承担起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角色。  (二)公民利益的维护者与群众意志的执行者  在我国政府部门对社会经济的管理目的是为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政府的管理受限于目前经济基础的性质及内容要求、经济体制等的制约。为此,必须严格防止政府经济行为侵犯其它市场主体的独立人格,维护公众在市场上的参与权益。在历史因素影响下表现出来的是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淡薄,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思想观念落后陈旧。群众意志的执行重要的是维护公众切身的利益,群众的意志说到底就是国家对法律严格执行以管理社会工作,使得群众满意的

7、政府活动行为即是有效地贯彻执行了公众大多数的统一意志。  四、政府角色扮演在公民参与中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一)政府要培育公众法制精神、法治意识和营造社会环境  人们的意识里我国政府关于社会活动的管理是在法律制度的构建下进行的,但社会事件出现的情况下政府会以强大的控制力强制性恢复秩序,会对公众某些权利和自由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规范。公众的参与是公民意识的直接体现,公众的参与前提和基础是公民意识的觉醒。大力加强教育宣传是提高我国公民意识的关键,因为在我国政府拥有了极度丰富的宜传以及教育资源,政府控制了能够促进公民学习的平台,政府应该积极采取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