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卷).doc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卷).doc

ID:26367678

大小:90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6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卷).doc_第1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卷).doc_第2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卷).doc_第3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卷).doc_第4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必修3第五、六单元)一、选择题:满分50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A项错误;“西业”、“里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方的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中涉

2、及这些外来词汇,反映出它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故C项错误;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康梁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2.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A.开始开眼看世界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关注西方科技【答案】D【解析】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等开始开眼看世界,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认为只引进西方先进

3、技术,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材料没有体现“中体”,故B项错误;从李鸿章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可见,他对西方科技的关注,但无法推测整个社会对西式教育的态度,故C项错误,D项正确。3.“西人以商为战,……彼既以商来,我亦当以商往,……我之商一日不兴,由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材料主张()A.兴办洋务B.实业救国C.实行“商战”D.学习西方【答案】C【解析】考查早期维新思想。从“彼既以商来,我亦当以商往”、“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可以看出,这是早期维新派的观点,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办洋务是洋务派的观点,故A项错误;实业救国是辛亥革命后出现的救国思潮

4、,故B项错误;“商战”属于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商战”,而不是向西方学习,故D项错误。4.近代某思想家在其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该思想家的观点是()A.反对中体西用,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B.认为中西方文化各有各自独特的体用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主张中体西用D.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可【答案】B【解析】本题以言论史料形式考查晚清思想变化。材料中“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的

5、意思是说体和用各有各的特色,不可以把二者相互颠倒使用,故本题选择B项;A、C都是主张一面之词,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D材料中没有体现该信息。5.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B.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C.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学生阅读、提炼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选项A和D描述的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影响,与题干中“1897-1898”时间不符,故排除。结合所学知

6、识,可知材料作者主张“托古改制”,属于维新派,排除C。正确答案为B。6.右图所示读物最初于1897年12月刊出,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铅印本,一共印刷了二十版,知识分子争相传阅。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时代主流B.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进化论C.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D.严复成为读书人心目中楷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严复的维新思想。材料中“一共印刷了二十版,知识分子争相传阅”说明该书受到知识分子青睐,并不能说维新思想成为时代主流,故A项错误;当时进化论思想只限于知识分子中间传播,“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进化论”用词绝对,故B项错误;结合题干时间1897年,甲午战争

7、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宣传进化论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故C项正确;“严复成为读书人心目中楷模”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D项错误。7.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指出,“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第二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C.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马克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