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ID:26382929

大小:213.0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_第1页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_第2页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_第3页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_第4页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 人教版 一、备理念教育教学新要求,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以适应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文化基础为需要,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为必备能力的三大基本要点构成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而形成法治意识是核心素养必备的重中之重,这种关键能力是学生在实现公众参与时的主观要求,同时也是必要前提。为此,教师作为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伙伴,与学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实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相互对话,教师与学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二、课标要求本课内容对应

2、的课标是:一、成长中的我部分(三)心中有法1、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2、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三、教材分析《法不可违》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一框,主要内容是围绕违法无小事和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本课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又为下一单元的内容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内容安排:本框题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违

3、法行为及其导致的后果,从而开启下文。通过展示违法行为的镜头,剖析违法行为的类型和法律责任。通过探究治安管理违法行为案例,让学生了解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型和危害。通过分析“探究与分享”活动中的民事违法行为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都是民事违法行为。本框题宜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使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形成认识,突破难点。四、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只看到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对法律、犯罪等内容了解不多,法制观念淡薄;在认识和态度上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极易

4、产生某些不良行为。所以,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就非常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五、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2、能力目标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3、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制订依据:新课标要求:“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5、违法行为的种类。确立依据:本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对中学生进行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的教育,引导学生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因此,我把此知识点确定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确立依据:这部分内容主要说明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理解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也有一定难度。所以我把此知识点确定为教学难点。七、教学方法:情境法 案例教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八、课前准备:收集相关材料并制作课件九、教学流程:案例导入-探究学习-形成观点-行动指导-总结归纳教学环节: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环节四设

6、问导读合作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新知结束语活动设计:行为的底线举案说法身边的违法行为本课小结教学内容:什么是违法三类违法行为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明理导行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出示令计划案例(案例导入)案例:见附录一2.思考: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认真思考事例导入,让学生认识违法就要追究和制裁。合作探究什么是违法及其行为种类活动一:行为的底线(设问导读)(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教师讲述: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

7、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学生看大屏幕“探究与分享”)思考:1.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2.什么是违法行为?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教师讲述:大声喧哗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电影院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拾到东西私留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他人造成了财产损失,要受法律制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