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 (第31-51课)

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 (第31-51课)

ID:26387038

大小:4.70 MB

页数:298页

时间:2018-11-26

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 (第31-51课)_第1页
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 (第31-51课)_第2页
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 (第31-51课)_第3页
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 (第31-51课)_第4页
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 (第31-51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 (第31-51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简书法初级课程讲座笔记(第31-51课)第31课“九用”小结“九用”已经讲完了,在韩方明《授笔要说》和张怀瓘《玉堂禁经》中,只有九种用笔方法,数量很少。那在实际书写中,究竟够不够用呢?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1.笔心的状态    我们知道:“笔心为帅”,所有用笔动作,归根到底都是使用笔心。    笔头是一个圆锥形,如果笔心很小,就等于圆锥形的中轴,现在的毛笔,笔心太大,你用笔时要想象中轴的状态,为了图片清楚起见,我这里用一个中等笔心做例子。你看,笔心的状态只有三种:垂直、倾侧和弯曲。其中倾侧这一种,只

2、有在空中才可能。因为毛笔是软的,一下到纸面,就会弯曲。所以真正起作用的,只是垂直和弯曲。298    笔心一弯一直,称为一个来回,或者一次起倒。书法上的动作,其实都在不断地做着起倒。     2.起笔的动作    先来看看起笔时笔心可以做什么动作。起笔就是笔锋怎样下到纸面。从笔心的角度看,只有两个可能。一是笔心直下,二是笔心侧下。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没有。    2.1笔心直下:驭锋    笔心直下纸面,就是使尖锋接触纸张。“九用”中称之为驭锋。    九用之三说: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3、。    驭锋就是直撞,如果连住其他笔画,又称暗筑。    《玉堂禁经》以“目”、“其”这两个字为298例子。这两个字中间两横的起笔,连住了左边的一竖。所以你无须做什么动作,你做了也看不见。下笔时,可以简单地用“直撞”下笔。    下笔后,如果想粗一点,可以来回摩擦一下,这样就可以把笔毫拉开一点,称为开锋。开锋时手腕来回摇动,用的技法是衄锋。    2.2侧锋下纸,先取分数    第二种情况,是侧锋下纸,笔锋侧下纸面,目的是使用副毫,这时候就要决定使用一分笔、二分笔还是三分笔。    选择分数用什么动作呢?当然是下

4、蹲。弯曲笔心的动作,称为蹲。    《玉堂禁经》说: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乙”等用之。    你看王羲之《兰亭序》这个“一”字,在起笔阶段逐渐下压笔心,取得侧锋二分笔,然后开始行笔。    2.3改变方向:衄锋298     如果起笔用两面换、三面换,或者是藏锋蚕头等等,这就要变换方向,    变换方向用衄锋,习惯上称为换笔心。只要把笔心(或者说把笔管尾部)扭向你要的方向,行笔方向就改过来了。    《玉堂禁经》说:六曰衄锋,住锋暗挼是也,烈火用之。    简言之    笔心直撞纸面起笔,是驭

5、锋。    笔心侧下起笔,可用蹲锋取分数。笔心的弯曲度决定线条的粗细。    衄锋改变笔心的方向,起笔时两面换、三面换、藏锋蚕头等,都可以用衄锋。     3.行笔动作298    起笔后就是行笔,笔心在行笔时有几种情况呢?也是两种:一是用尖锋行笔,二是用侧锋行笔。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也没有。    3.1尖锋行笔:趯锋    尖锋行笔,古人称为“竖管直锋”。由一连串的圆点组成线条,古代称之为鳞勒。这种线条边缘理念上是毛的,鳞片排列的疏密是可以控制的。只要下压的力量很大,尖锋就会发生跳跃,所以又称为趯锋。    《

6、玉堂禁经》说:“七日趯锋,紧御涩进,如锥画石是也。”“紧御”原来的意思就是紧紧地控制住马,“涩进”不是疾行。最要紧是下压力量大,好像用锥子画石头。    在书法中,尖锋线是纯骨线,经常和侧锋线交叉使用。《阴符经》这本贴使用很多尖锋线,造成坚强挺拔的效果。    3.2侧锋行笔:挫298    侧锋行笔,是一连串类似烫斗的点所组成,根据你下蹲的力度大小,笔心弯曲度就不同。从一分笔到三分笔,侧锋线有不同的粗细。侧锋行笔称为挫,可以拖,也可以推。因为尾巴是笔腰的痕迹,好像折断的木头,所以叫断笔。    虞世南《笔髓论》说

7、“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侧锋线是肉线。因为粗细变化大,形态多,所以书法作品中大量使用。    3.3尖锋线和侧锋线的互用    初学书法,往往一根线只用一种锋。到后来,就会注意尖锋线和侧锋线互出,骨肉相济。而熟练的书法家,在一根线中都会变换用锋。298     你看褚遂良《阴符经》中“静”字这两横,或者“道”字的一竖,都是尖锋、侧锋并用的。    简言之:    行笔只有两种情况,尖锋行和侧锋行。    尖锋行笔称为趯,竖管直锋,写出来的线条又称鳞勒。    侧锋行笔称为挫,横毫侧管,写出来的线条称为断笔。   

8、 4.收笔的动作    《玉堂禁经》有三个收笔动作。这就是断尾用挫笔,圆尾用顿笔,尖尾用揭笔。    这里要先讲讲《玉堂禁经》的用字。“九用”的名称,有六是“锋”,三个叫“笔”。凡是称为“锋”的,都是指某一个使用笔锋的动作,凡是称之为“笔”的,指完成一个笔画的动作。就像我们平时说“我写完一笔了”,意思是整个笔画完成了。298     4.1断尾:挫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