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贽的思想和研究

关于李贽的思想和研究

ID:26428797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关于李贽的思想和研究_第1页
关于李贽的思想和研究_第2页
关于李贽的思想和研究_第3页
关于李贽的思想和研究_第4页
关于李贽的思想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李贽的思想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李贽的思想和研究〔摘要〕李贽作为中国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他提出的很多命题具有开拓精神、进取精神和前瞻精神,所以受到明清以来众多思想家、文学家的尊崇与赞颂。其思想价值,并远播海外,特别是对东亚诸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不衰。中国4/vie  〔关键词〕李贽;思想;价值;东亚;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1008-2689(2017)01-0042-06  2013年,中国的泉州与日本的横滨、韩国的光州被推举为亚洲文化之都,9月28日在光州举行的第5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举行

2、了授牌仪式,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日本文部科学省大臣下村博文,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刘震龙,与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庆宗,横滨市长林文子,光州市长姜云泰三地市领导,共同在光州举行了东亚文化之都的授牌仪式,并共同在《2014年东亚文化之都附属协议书》上签字。根据协议,三座文化之都旨在以“东亚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理念与目标为基础,为构建亚洲文化共同体和增进相互交流而努力。以此为契机,三地将展开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教育的活动和国际交流,并通过三国间的交流,树立起东亚文化之都发展的典范。  2014年10月,

3、在庆祝泉州荣获东亚文化之都的庆典之际,同时举办了“李贽与东亚国际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其意义深远。泉州所以能获取东亚文化之都的称誉,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是“光明之城”,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这里是多元文化的汇集,这里是展示“亚洲价值”的榜样。笔者想指出的是,在这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李贽则是一颗光彩夺人的闪亮的明星。关于李贽的思想精神与价值,笔者在提供给研讨会的论文中已作论述,这里只就纲目提示。李贽作为中国走向近现代的启蒙思想家,他提出的许多理论命题,不但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就是在今天也具有重要

4、的借鉴价值。如从民之性顺民之欲的为政治国理念,圣凡一律人生平等的社会理想,与世推移反对践迹的发展史观,希求童心真心反对假人假言的人格修练,弘扬小说戏曲重情重俗的美学思想,在当时都具有振聋发聩的批判精神和启蒙意义,在今天也同样值得借鉴与吸取。  正因为李贽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他提出的很多命题具有开拓精神、进取精神和前瞻精神,所以,受到明清以来众多思想家、文学家的尊崇与赞颂。从这些尊崇与赞颂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李贽的光辉与价值。这里我们先以明清时代的焦�f、公安三袁、汤显祖和曹雪芹为例加以论述。

5、  焦�f虽是耿定向的门生,却对李贽无限钦佩,深受李贽的影响,两人成为挚友。焦�f在《送李比部》中说:“中原一顾盼,千载成相知。相知今古难,千秋一嘉遇。”[1]甚至把李贽推崇为圣人,称他“可肩一狂字,坐圣门第二席。”[2]他还为李贽的《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作序。在《李氏焚书序》中称赞“宏甫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不顾人有忤者。”又说:“然其虑人必忤而托言于焚,亦可悲矣!乃卒以笔舌杀身,诛求者竟以其所著付之烈焰,抑何虐也!”对封建统治者对李贽的迫害及焚其著作进行了严厉的批驳。并断言:

6、“今焚后而宏甫之传乃愈广,然则此书之焚,其布之有火浣哉!”李剑雄点校:《澹园集》下册《续澹园集》附编一佚文辑录,中华书局1999年版。火烷布即石棉布,《列子・汤问》:“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3]古人认为火浣布经过烈火的燃烧后,就更加洁白似雪,这就如我们现今所说的火中凤凰,经过烈焰而更获得永生。焦�f以此称誉李贽的著作虽遭禁焚,但却传之愈广,更显其价值的伟大与永存。在《李氏藏书序》中,焦�f极其称赞李贽的人品与著作:“卓吾先生隐矣。而其人物之高,著述之富

7、,如珠玉然。山晖川媚,有不得而自掩抑者,盖声名赫赫盈海内矣。”又说:“先生高迈肃洁,如泰华崇严,不可昵近。听其言泠泠然,尘土俱尽。而实本人情,切物理,一一当实不虚。”又说:“先生程量今古,独出胸臆,无所规放。”其著作“若蛟龙之兴,云雨雷电皆至。”世人“卒赖其用”,“余知先生之书当必传,久之,学者复耳熟于先生之书,且以为衡鉴,旦以为蓍龟”。李剑雄点校:《澹园集》下册《续澹园集》附编一佚文辑录,中华书局1999年版。李贽被神宗朱翊钧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后,焦�f不顾个人安危,又写了《荐李

8、卓吾疏》,其中说:“卓吾先生秉千秋之独见,悟一性之孤明。其书满架,非师心而实以道古;传之纸贵,未破俗而先以惊愚。何辜于天,乃其摩牙而相螫;自明无地,溘焉朝露之先��。……痛逝者之如斯,伤谮人(者)之已甚。虽有志者不忘在沟壑之念(李贽在狱中有“志士不忘在沟壑”诗句),而杀人者宁不干阴阳之和!”李剑雄点校:《澹园集》下册《续澹园集》附编一佚文辑录,中华书局1999年版。在对统治者迫害李贽发出强烈抗议的同时,对李贽进行了崇高的评价,文词泼辣,气势慷慨,深切感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