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辩题-爱一行干一行

辩论赛-辩题-爱一行干一行

ID:26432874

大小:108.4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7

辩论赛-辩题-爱一行干一行_第1页
辩论赛-辩题-爱一行干一行_第2页
辩论赛-辩题-爱一行干一行_第3页
辩论赛-辩题-爱一行干一行_第4页
辩论赛-辩题-爱一行干一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辩论赛-辩题-爱一行干一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干一行爱一行固然与爱岗兢业有关,但是,如果对方进一步延伸,认为该辩题等同于要不要爱岗兢业,无疑错误认识了辩题。“爱一行干一行”中的“爱一行”,毫无疑问是指对职业的兴趣问题,而不能作他解。这样“干一行爱一行”中的“爱一行”决不等于爱岗兢业,否则该辩题就没了争点第二、该辩题从表面上看只是词组的对调,但辩论的焦点决不是——是先爱一行再干一行,还是先干一行再爱一行呢?因为这样结论是显见的,干一行怎么可能必然爱上一行,对一行感兴趣呢?!第三、我方需要提请对方辩友注意的是,命题的设置并未考虑客观限制,也就是说该辩题应该是应然状态的讨论,

2、换句话说,在排除了客观制约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因为现实总是不能如人意,往往你爱一行最后却不能选择你爱的职业,如果考虑客观限制,我们就没有辩论的必要了,需要的只是对客观的描述而已。第四、“干一行爱一行”决不可等同于爱岗兢业,该口号的产生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该口号也是有特定的含义和价值取向的。“干一行爱一行”的口号是计划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提出来的。一切都是计划出来的,包括每个人的工作。真是这个口号决定了千万青年人的职业和命运。一辈子都是农民,一辈子做司机,一辈子做纺织工,等等职业是不能随便调换的,为什么非得做一行,因为那是国家的

3、需要,国家分配的。这样不知埋没了多少人的创造性,整个一死气沉沉的时代。由此可见,“干一行爱一行”说到底就是在择业抹杀人的个性、自主性和兴趣爱好,认为没有个人只要做一行就能做好一行。而“爱一行干一行”则是尊重人的个性的口号,强调人的兴趣爱好。通过破题,我们可以看出,辩论的焦点在于,择业是否该尊重人的自主性,考虑人的兴趣爱好。答案显然是应当尊重人的自主性,考虑人的兴趣爱好,也就是我方所主张的“爱一行干一行”。一个压抑个人的社会不可发展;相反,个人充分发展,权利得到正当维护的社会,必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社会。这是改革开放前后的实践所证

4、明了的。下面,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兴趣是事业成功的一半,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把兴趣与工作相结合,这无疑是一件完美的事情。1.从个人角度分析,爱一行干一行是要求一个人要慎重的对待自己的选择,而不是朝三暮四、好高骛远,更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现在男女都怕入错行。谁都想有一份成就,可是,若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又如何提起兴致去解决令人头痛的麻烦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真正发挥人的潜力,只有关注到个人的能力及工作的主动性,而兴趣就可以创造能力、创造这种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向自己的兴

5、趣爱好方向去发展,这对一个人成才来说是一条快捷之路,社会团体组织就是要营造好这样的氛围。只有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对自己的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单这一点来说,我们就可以就高举旗帜呼唤:“爱一行,干一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而人生有限,应该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人的一生除头去尾,实际的工作时间只有30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谁都希望干成几件事情,而不至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人不可能学习到所有知识,这里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行“及时学习”和“终生学习”

6、,这也是领导人才“专业化”的要求,“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和人们从业现念的不断变化,人们开始从“干一行爱一行”向“爱一行干一行,转变,并一次又一次地被社会所接受职业的选择,是为了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从而发挥自我价值。因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的喜好,自己不能胜任、引不起兴趣的岗位,即使待遇再诱人也别去。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连自己能干些什么、不能干些什么都搞不清楚,又从何谈及工作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提倡“爱一行干一行”。下面是一则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爱好的占

7、23%,不满意的和很满意的分别为8%和4%,认为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的为15.3%,应该爱一行干一行的占49.7%。这一报告说明当代职场的新人们从事自己喜爱行业的越来越多。1.从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角度来看,根据职员的职业倾向和各自特点,安排有利于他发挥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样企业效益才会实现最大化。许多公司的文化中就明确提出了“治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给他们提供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择业应当是爱一行干一行,人才资源开发就是要营造—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力满足职员的兴趣、爱好。

8、2.从社会角度考虑,以前那种“我是国家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为,带有明显地行政命令色彩。与自主择业的现代法治观念格格不入的。也许辩方会说,这样置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何在?社会总需要有人去做不是很受众人欢迎的职业。对此我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