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科目 (6) 收益与分配管理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科目 (6) 收益与分配管理

ID:26495543

大小:76.3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7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科目 (6) 收益与分配管理_第1页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科目 (6) 收益与分配管理_第2页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科目 (6) 收益与分配管理_第3页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科目 (6) 收益与分配管理_第4页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科目 (6) 收益与分配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科目 (6) 收益与分配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一、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原则:1.依法分配;2.分配与积累并重;3.兼顾各方利益;4.投资与收益对等二、广义的收益分配的内容:1.收入管理;2.成本费用管理;利润分配管理三、销售预测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1.定性分析法:⑴推销员判断法,又称意见汇集法⑵专家判断法①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②专家小组法③德尔菲法,又称函询调查法⑶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2.定量分析法:⑴趋势预测分析法:①算术平均法,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相加的代数和除以期数N②加权平均法:若干历史时期销售量乘以权数相加的代数和③移动平均法④指数平滑法⑵因果预测分

2、析法。也叫回归直线法四、移动平均法,适用于销售量略有波动的销售预测举例:某公司2001-2009年的产品销售量资料如下年度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销售量195019801890201020702100204022602110权数0.030.050.070.080.10.0130.150.180.21要求:用移动平均法和修正的移动平均法预测公司2010年的销售量(假设样本期为4期)解:①移动平均法下:公司2010年预测销售量为y2010=(2100+2040+2260+2110)/4=2127

3、.5吨②修正的移动平均法下,公司2010年预测销售量为(备注,修正的移动平均法下,需要计算2009年和2010年的两期预测值)y2009=(2070+2100+2040+2260)/4=2117.5吨假定2010年预测销售量为yn+1yn+1+(yn+1-yn)=y2010+(y2010-y2009)=2127.5+(2127.5-2117.5)=2137.5吨五、指数平滑法:假定预测期的预测量为yn+1Xn→预测期上年的实际销售量yn→按移动平均法计算的预测期上年预测销售量yn+1=αXn+(1-α)Xn接上面例题,若平滑指数α=0.6

4、y2010=0.6*2110+(1-0.6)*2117.5=2113吨六、因果预测分析法(回归直线法)b=(nεxy-εxεy)/nεx2-(εx)2a=(εy-bεx)/ny=a+bx七、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1.价值因素;2.成本因素;3.市场供求因素;4.竞争因素;5.政策法规因素八、产品定价方法: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⑴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①成本利润率定价=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②销售利润率定价=单位价格*销售利润率⑵保本点定价法=单位成本/(1-税率)⑶目标利润定价法=(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1-适用税率)⑷

5、变动成本定价法(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如果额外订单)=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1-税率)2.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⑴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⑵边际分析定价法【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九、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举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Q/Q0/△P/P0,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确定产品销售价格时,P=P0Q0(1/│E│)/Q(1/│E│)Q0→基期销售数量E→需求价格弹性系数P→单位产品价格Q→预计销售数量举例:某企业生产销售某产品,2009年前三个季度中,实际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如表所示: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

6、三季度销售价格(元)450520507销售数量(元)485043504713要求;⑴确定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1=△Q/Q0/△P/P0,=(4350-4850)/4850/(520-450)/450=-0.66⑵确定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2=△Q/Q0/△P/P0,=(4713-4350)/4350/(507-520)/520=-3.34⑶E=(E1+E2)/2=-2│E│=2P=P0Q0(1/│E│)/Q(1/│E│)=507*47131/2/50001/2=492.23

7、元十、成本性态分析:按照成本性态,可以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1.固定成本:⑴约束性固定成本(降低途径:合理利用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不能改变其数额⑵酌量性固定成本: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研究开发费(降低途径:精打细算)2.变动成本:⑴技术变动成本: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⑵酌量性变动成本:如销售佣金3.混合成本: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曲线变动成本十一、混合成本分解(备注:高低点法的高点和低点是根据业务量Y的资料决定)高低点法:单位变动成本b=(最高点业务量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成

8、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固定成本a=最高(低)点成本-最高(低)点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举例:某企业采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其产销量和产品成本情况如下表:年度产销量Y产销成本X(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