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ID:26506442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_第1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_第2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_第3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_第4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改变学生那种被动的偏重于记忆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而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在探求中掌握知识与方法,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法。这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为学生创造各种参与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一、在鉴赏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数学的教育教学中,鉴赏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对于“轴对称”这一节课时,我首先是让学生“观察与欣赏”。借助于实物投影仪,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画(有中外建筑、

2、蝴蝶、花边等),指出这些不同类型物体画面的共同的结构特征,引出主题“对称”,追问:飞机为什么要左右对称呢?“中外建筑”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学生的回答,揭示了“对称”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老师再轻轻一“点”:人类渴望安定,追求和谐,“均衡”也是人类自身的需要,是人类从自然界和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军事、交通、建筑、装璜、娱乐、艺术等各个领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轴对称”,显然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而且有趣的课题。这样从“观察”出发,仅用3-4分钟,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引导学生观察,是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个

3、起点。    二、在验证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数学是抽象的,但同时又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灵活进行有效的验证。一般来说,老师在讲乘法公式时都是先介绍公式,然后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但公式的来由、公式的合理化解释却很少讲的,但我就公式的几何意义上的解释做了一节课的时间,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课似乎落实不够,从a×a、a×b到a×(b+c)、(a+b)×(c+d)、(a+b)×(a-b)以及(a+b)的平方,学生拾级而上,用面积逐一地进行了验证,这里潜藏着创造发明的机会,学生去发明一个计算公式已经成为可能。学生获得的是一种能力,这一节课,目标不是

4、定位在公式的应用,而是定位在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定位在一种素质化发展性的目标。    三、在争论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对课本中或教师自己选择的课外材料中存在争议的观点,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阐明理由,在观点争鸣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在《众数、中位数》的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某车间为了改变管理松散的状况,准备采取每天任务定额,超产有奖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该车间15名工人过去一天中各自装备机器的数量(单位:台)6、7、7、8、8、8、8、9、10、10、13、14、16、16、17,管理者应确定每人标准日产量为多少台最好?  首先我让学生

5、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提出怎样来确定比较好呢?S1:我觉得用平均数来确定。S2:你计算的平均数是多少?S1:10.5。用10.5确定的话,可以使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管理者就可以赚更多的钱。S2:如果大家都是工人,你们愿意干吗?S2:不愿意,因为用10.5作标准,那么只有5个工人能够完成任务,绝大多数工人是不能完成的,这样会影响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我认为应该用众数8来制订标准。这样,尽管只有3个工人不能完成任务,但他们只要努力一点还是可以完成的。S3:不好,这样的话,作为管理者肯定不高兴的;制订的标准太低,效率就提不上去。S4:用平均数,工人不高兴;用众数,管理者不高兴。怎

6、样做到两全其美呢?S5:用中位数9比较好,这个标准不高不低,既能促进生产,又能保护大多数工人的积极性。T: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用什么数比较好呢?S:中位数。实践表明,利用这一情境,不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扎实、牢固,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并且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四、在“练”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经过无数验证,并一直应用到现在,并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分式方程”这一节课,先出了一些含有分数系数的整式方程,然后将分母中的数字

7、换成表示数的单个字母,再换成代数式,学生还就是将这些方程解出来了(不知不觉地)。直到产生增根,甚至无解的分式方程,老师与学生做了讨论,在此基础上请学生阅读教材,再次回顾方程同解原理,找出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根本差别,由此得出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新知识,加深了对方程同解原理的理解,更掌握了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更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充分展开创造的空间。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必须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