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出版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预习分章(考点)

[精品]人教出版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预习分章(考点)

ID:26560249

大小:16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7

[精品]人教出版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预习分章(考点)_第1页
[精品]人教出版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预习分章(考点)_第2页
[精品]人教出版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预习分章(考点)_第3页
[精品]人教出版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预习分章(考点)_第4页
[精品]人教出版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预习分章(考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出版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预习分章(考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干冰升华、液氮

2、制冷、窗户上结冰华、雕刻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炼钢、冶炼铜、酿酒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反应

3、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1、胶头滴管 ①胶

4、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2、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注意:①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②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③读书误差:仰小俯大仰视则读书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俯视则读书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3、托盘天平: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1)左物右码(2)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即:若是左物右码,则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

5、码读数(3)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药品要放在(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4、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5、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6、玻璃棒 用途:搅拌(加速溶解)、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7、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A、连接装置;B、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C、用手紧握试管加热;D、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

6、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7、点燃4、原理:表达式:磷(P)+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三、

8、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