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

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

ID:26562556

大小:986.3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7

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_第1页
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_第2页
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_第3页
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_第4页
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命题人学术特长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杨宁一(北京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曹大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社会史。注意把社会与文化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剖析传统文化的成因、特点、类型,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以及在诸方面的具体表现。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曹文柱(北京师范大学)秦汉魏晋杨玉圣(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史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古今中西交汇孙燕京(北京师范大学)晚清社会风尚赵世瑜(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史、民间文化史1.对知识记忆与理解同等重要(

2、记忆过程一定要有概括、理解、迁移)2.历史阶段特征比阶段分期重要3.历史的通史意识比专题史意识重要4.探索历史事件所蕴涵的价值观比学术意义重要5.探索人类文明的共性比差异性重要6.学会从世界去思考比思考世界重要7.历史试题的能力定位比题型重要8.历史试题所包含的能力层次比能力种类重要9.历史学科能力的操作性比简单分类重要能够识读历史图表;能够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材料及信息;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掌握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初步运

3、用所学历史知识客观分析和解释社会现实问题。(一)清晰考点和特点,明确课型,落实目标,讲透必考考点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命题人学术特长命题心态吴国盛(北京大学)刘北城(清华大学)世界近代史何德章(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民族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经济史胡德坤(武汉大学)战争史和国际关系史马世力(南开大学)世界近代史、欧美近代化李少兵(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社会史郝瑞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现代史王斯德(华东师大)从宏观的角度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作综合性的思考和反省,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1.回避上年心态2.热点题型强化心态热点题型是试题发展的方向,

4、成为所有命题人的共识。3.“我”的试题心态每年高考试题,命题人都要原创一两个新题目,以显示自己的水平。4.偏爱复合心态设计编制复合题型,即在一个题目下一般不单纯只考一个知识点,而是把几个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题型。5.追求新颖心态6.规避争议心态(1)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其学术专长是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杨宁一,195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近现代史、日本政治外交史。曾经为北师大日本留学生主讲《中韩日关系史》,采取了日语和汉语的双学教学;2003年担任历史系专业日语教学;研究生专业

5、课:东亚地区政治经济研究。部分高考人(2)北京师范大学曹大为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社会史;是岳麓版高中新教材主编,中国长城研究会副理事长,代表作有《长城:碰撞与融合的界碑》等。★1944年11月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著名长城专家,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中国大通史》主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文化史、社会史研究。他注意把社会与文化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侧重研究传统社会的结构,社会运行与变迁、社会控制及其效应、影响。剖析传统文化的成因、特点、类型,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以及在诸方面的具体表现。勾划传统文化的渊源流变,评价其社会效应与历史影响,探讨传

6、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与新文化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未来走向与命运。(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汉国朱汉国,1954年11月生,江苏常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多年来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主编新课程高中历史教科书(共9册,人民出版社出版)。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政党制度史》、《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中华民国史》。是新课标、新教材的著名专家,在高考历史界有重大影响。(4)北京大学教授赵世瑜赵世瑜,出生于1959年8月,四川成都人。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

7、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Ⅰ)》分册主编。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赵世瑜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社会史、民间文化史及史学理论研究。代表性著作:《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全传》、《腐朽与神奇:清代城市生活长卷》、《吏与中国传统社会》、《中国文化地理概说》、《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的早期发展,1918-1937》、《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主要论文有《寺庙宫观与明清中西文化冲突》、《社会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8、等。(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