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ID:26564570

大小:6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7

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_第1页
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_第2页
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_第3页
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_第4页
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开展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工作的通知》(学位〔2014〕17号),今年我国首批40个获得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的高校须接受由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实施的专项评估。2010年我国开始设置中药学专业学位,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经过5年的发展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社会预期仍有一定的差距,不能适应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本文以专项评估为契机,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管窥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1.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取得的成绩  1.1发展的前景得到了认可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

2、生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医药产业结构正面临着重大变革和战略性转变,特别是中药制药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拥有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这与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契合。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能够为中医药产业经济改造升级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加快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特别是在将来建立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与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衔接途径和设立中药学博士专业学位,有利于构建多元化的中药学

3、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体系,改变单一的学术学位培养类型,对中药学科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明确了“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模式是实现中药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两段式”即理论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两阶段,理论学习在学校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则进入基地进行。研究生有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双导师”,学校导师为主导师,基地导师为副导师,多为企业承担科研任务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学位论文选题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攻关项目,

4、学校导师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术指导、论文审阅与组织论文答辨;基地导师负责研究工作的具体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论文初审等。该模式实现了高校、企业、学生三者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加速了髙校科技成果转化,缓解了高校教学资源短缺的压力,形成了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髙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2.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不足2.1培养规模较小  目前,我国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小,特别是在综合性医学院校,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每年招生人数不足10人,占中药学科研究生招生

5、人数的2%?5%。.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不足、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突出。行业、导师、学生对中药学专业学位认同度不高,认为其地位低下,不如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导师资格无人申报,导师被动招生,学生被动录取。因此,中药学专业学位导师数量少、报考人数少,招生人数无增长甚至萎缩。即使学生被招人中药学专业学位,也申请转为学术学位。部分高校在学位点动态调整中撤销了中药学专业学位授权点。  2.2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区分不够明显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行各业或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大部分中药学硕

6、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相似,甚至部分院校使用完全一致的培养方案。理论学习方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一致,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少。特色教材缺乏,脱离实践实习,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训练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部分研究生因科研的需要,未进行相应的实践能力训练或实践流于形式。  2.3专业方向分化无特色、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稳定专业方向是中药学专业学位发展的必然选择。中药学专业学位方向应结合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产品研发、药品注册、流通监管、药学服务等实际工作需求。目前,中药学专业学位专业方向几乎是照抄照搬学术学位,学位论文仍然侧

7、重基础研究,产学研服务欠缺。  虽然“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模式得到大家公认,但是部分院校对中药学专业学位认识不到位,或是因为实践基地限制,忽视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体现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优势。  3.加快中药学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思考3.1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目前,虽然大部分研究生教育有识之士巳经认识到了中药学专业学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仍在统一思想,动员全员力量上存在不足。学位授予单位应尽快成立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指导、规范中药学专业学位建设。定期召开中药学专业学位专题会议,了解国内外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