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ID:26573968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_第1页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_第2页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_第3页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_第4页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摘要]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针对新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结合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写作实际,现就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作点探讨。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困惑;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3.34  俗话说: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其地位更为凸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同样显得格外重要。“阅读课要培养学生‘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能力,作文课就要培养学生‘一千个便有一千个莎士比亚’的能力”然而,作文难教,作

2、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在农村其难度就更大了,由于农村学生生活涉历面窄、农村学生语文层次低、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教育资源存在差距、农村教师工作复杂性等特点,农村作文就更难。而新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又相当高。面对这个矛盾,我们苦苦探索多年,略有收获。现笔者把自己对作文教学的意义要求的理解、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作的探讨汇报如下:  一作文教学的意义与>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

3、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对社会、对国家的兴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一见解,强调了为文之道在于实用。作文的意义一方面是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最大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写好应试作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七到九年级作文教学也做了明确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作文教学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我们农村初中教师产生了诸多困惑。这些困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近几个月来,

4、我调查了我们朗溪中学及其周边学校的语文教师,收集了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面对诸多困惑,我们有什么对策呢?常言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朗溪中学的语文教师集中起来,探讨出了一些“解惑”的对策,借此机会和各位同行共同分享。  二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困惑  在语文学习中,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件头疼的事情。作文布置后,学生总感觉没有材料可写,中学生一篇作文只写了一两百字是常见的事情,而且“口水话”居多。据多数老师反映,教师批改作文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写作能力却没有明显的提高。教师如何减轻批改作文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三、

5、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打好作文基础。新课标规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其实,在进行教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随机观察训练,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机会,进行随机观察和写作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教师要从一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大环境中观察、体验,积累写作的素材,学

6、生作文时才有米下锅。如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日记巩固自己的观察所得,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要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还必须做到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例如,多数老师教学《愚公移山》时都会让学生去评论愚公到底“愚不愚”。学生自然会从环保、工效等多角度展开论述,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再如,原苏教版初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上有篇作文题目叫《良药未必都苦口》,我们农村的学生拿到题目很快就从大山渣治病不苦口开题了。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其意又

7、不都是单一的,思想大于形象,因此观点相左的文章是可以写的,只要言之有理就行。这样的作文,变换角度,确定多个重点,思维开阔多了,坚持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2、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内在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会对写作有热情、有信心,才可能实现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华丽转身。记得在五年前,我为了调动七年级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我就采取了竞赛式,经常把学生写得好的日记在班上展示,在评分上,以鼓励为主,从八九十分打到一百分,再到一百分加十分(一百分是学生的日记达到“语句通顺”这一基本要求,加的十分是因为学生用上了

8、积累的好词佳句),再后来多数学生都达到了这些要求,我就鼓励学生在日记中创新,力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